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4日讯(记者 成琪 魏金金 李冬阳) 9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高科技企业管理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设立的“检验检测”赛道备受关注,其考核设计与行业人才痛点紧密对接,旨在为质量强国建设选拔和储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总决赛期间,围绕赛道设置背后的深意与创新,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检教育负责人朱莹。
构建人才精准画像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朱莹表示,一位优秀的检验检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知识基础+核心技术能力+卓越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综合素养体系。这不仅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对人才的核心要求。
“本次大赛的考核标准,正是对这一人才要求的具体转化和落地。”朱莹介绍,赛事创新性地采用“理论考核+模拟场景案例考试”的复合考评模式,既检验选手对标准、法规等“硬知识”的掌握深度,又通过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中解决复杂问题,来评估其技术应用、逻辑判断、合规操作等“硬技能”,以及严谨求实、责任担当、持续学习等“软素养”。“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选拔出能真正支撑行业发展、服务质量强国建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直面行业发展痛点
当前,我国高科技制造业迅猛发展,对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与之配套的人才供给却面临重重挑战。
朱莹坦言,行业发展目前正面临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尽完善、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等诸多痛点。
而本次检验检测赛道的设立,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提供的人才解决方案。朱莹解释道,如通过“理论考核+能力竞技”的复合考评方式,展现从业人员对于法规、原则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大赛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要求,也将反向推动企业、高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课程设置,以赛促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树立行业人才标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激励人才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对于增强职业吸引力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大赛的平台效应,切实为行业人才困境破局,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评价与激励的新路径。”朱莹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