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退去,挖蛏子、捡生蚝,抓螃蟹、皮皮虾……各大平台上的“赶海”短视频让无数人动了亲自体验的心思。
由于自媒体在网络上的鼓吹,不少游客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北港岛列为暑期热门赶海打卡点,2025年暑期的北港岛又一次迎来“赶海风波”:在落大潮的日子,数千市民游客涌入北港岛,有人无视浮标警戒线进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滩涂地带,为了挖蛏子、生蚝等肆意踩踏、翻挖、撒盐,成片的海草被踩踏,塑料袋、盐袋、塑料瓶、工具等各种垃圾随手丢弃……
作为一家关注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已成立10年的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智渔”)在这场赶海风波中又一次体会到,要给赶海热画红线,简单问责某一方无法解决问题,真正的出路在于构建一个边界清晰、责任明确、保护与发展平衡的长效机制。
赶海热“惹”风波
北港岛位于海口市东北部,是400多年前琼北大地震遗留的孤岛渔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4.6公里。海口市与文昌市相连的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于2021年2月通车,结束了北港岛居民靠船出行的历史。美丽的热带岛屿风光、丰富的赶海资源再加上有了便利的交通,该岛迅速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作为海南自贸港海口江东新区重点保护的核心生态资源,北港岛紧挨着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蓝血活化石”的中华鲎的自然繁衍地。
智渔执行主任云虹介绍说,从2022年就开始关注北港岛“赶海”这个议题,联合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科研院所,持续开展滨海湿地生态资源监测,也动员北港社区成员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和“生态巡护队”,参与调查监测、生态保护、巡护等工作。
“今年海草较往年生长得好,村民告诉我们今年会是个丰年,的确,我们也监测到滩涂上的蛏子、皮皮虾、生蚝等底栖生物特别多。于是,不少游客把北港岛列为暑期热门赶海打卡点。”云虹说,自2022年开始,北港岛的赶海一直没有降过温,尤其在春节、暑假期间,最多时一天有近4000人进入滩涂赶海,给当地社区带来一定的干扰,滨海湿地的生态压力也越来越大。
据当地村民提供的视频,8月9日凌晨5时许,天色未亮,北港岛近岸滩涂上已是一片“灯火通明”,赶海人群自带的头灯(强光灯)不时晃动。
“赶海时,有些游客为了抓蛏子,会把好几包食盐撒进滩涂上的小洞里。但离开时却没有把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带走,随着潮涨潮落,这些垃圾有的被带到海里,有的被海水冲到堤岸边,造成环境污染。”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凌云对媒体说。北港村委会于8月11日在“发现北港岛”公众号发布了“赶海要守法、赶海需文明”的倡议。
让生态红线可看见
“就在两周前,这里还是一片混乱。游客跟着网红攻略蜂拥而至,在不明就里中踩进脆弱的幼鲎栖息地;周边村民们为了多捡点海货补贴家用,冒险进入争议水域;保护区管理局很着急却没执法权,区综合执法队、镇政府、派出所的人来了也常说不清边界在哪……指责声、抱怨声,在社交媒体上吵成一锅粥,好像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又都成了别人眼中的‘麻烦制造者’。”8月25日,智渔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最新的文章,描述了北港岛赶海造成的生态被破坏、渔民生计受影响、管理陷入“多龙治水却水难治”的尴尬。
“这半个月,我们干的活儿,说起来有点‘杂’——巡滩涂、画海报、写公告、报材料,和村民、商户‘谈心’,为村集体企业拟协议,为渔嫂们的下海通道排查险患……都是为了那一个目标:让保护有力,让发展有序,让渔嫂们还能有尊严地‘赶生活’。”智渔的这篇《北港岛“赶海风波”手记:在滩涂的边界线上,我们能做啥……》写道。
智渔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手记中提到,管理部门确实有带精确经纬度坐标的保护区边界图纸,但这些关键的技术数据,却未能有效传递到之前负责实地布设界桩、界碑的施工队手中。更棘手的是,不同职能部门(比如,划定生态红线的部门、负责海域使用的部门、保护区管理机构)对某些区域的属性界定(是核心区,是缓冲区,还是可利用区?)有时存在不同的理解或依据。图纸上的一条线,在不同部门眼中,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管控要求和责任归属,这种“认知差”在实地就演变成了管理真空或冲突。
这段时间,经过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镇政府反复琢磨,设计图纸改了几十遍,北港岛终于有了一批没歧义、又醒目的标识牌。这些牌子,不只是给游客和村民看的,更是帮管理者划清各自“责任田”。
通过梳理相关法规依据和政策条款,分别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镇政府、林业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等关键单位进行密集沟通,智渔草拟了一份《关于建立北港岛滩涂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建议》提交给各部门,这份聚焦核心问题、梳理权责路径的文本,旨在为后续的协调决策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方案框架,有助于各部门厘清责任、落实举措、细化行动时间表。
多日的奔波和多方的联合发力,也让大家看到对北港岛这片滩涂开展赶海活动进行“有序管理”的可能性。这两天,渔嫂莺姐还在赶海,但脸上没那么焦虑了,“知道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心里踏实多了”。
智渔在公众号也用一句话结束了“赶海风波”这篇文章:清晰的边界是底线,明确的责任是保障,社区的参与是活力,传统的延续是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