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提及,“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建改扩建近20家抗战纪念馆、对50余家抗战纪念馆进行了展陈提升,全国备案抗战纪念馆达到257家,18个抗战主题展览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形成。
孙德立表示,我国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已基本摸清。全国共有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成功创建。
“目前,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逾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省份推出38条抗战文物主题游径,一批抗战遗址和场馆建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孙德立说。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介绍,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踏勘、史料查证、走访调研等方式,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底数,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同时,投资2.7亿元,实施43个抗战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国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补助资金20亿元,推动7.7万余座零散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
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公布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94处,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1128名。其中,今年公布的第四批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英烈褒扬纪念,继续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系统红色资源,把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作为重要红色教育阵地,做好英烈事迹的发掘整理、宣传展陈等工作,进一步浓厚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的社会风尚。”马飞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