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济源市交界处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洞闸门缓缓开启,3条巨大白色“水龙”喷涌而出,标志着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启动。今年黄河调水调沙预计持续17天左右,预计总排沙量将超过1亿吨。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话题登上热搜榜,网友们在赞叹巨浪奔涌“名场面”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小浪底排沙,会不会造成下游泥沙淤积?”“高含沙水流会不会对鱼类造成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简称“管理中心”)及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开发公司”)的多名专家。
小浪底水利枢纽为什么要进行调水调沙?
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处长李鹏:
调水调沙是为了“腾库迎汛”、水库自身排沙减淤以及维持下游河道过流能力。作为黄河中下游防洪、水沙调控体系中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着黄河91.2%的径流量和近100%的输沙量。每年黄河进入汛期前,小浪底水库水位要降至汛限水位,腾出迎汛库容。同时,奔涌的河水带走库底泥沙,保证了水库库容,并冲刷下游河道。
游客可以现场观看“巨瀑飞泻”景观吗?
开发公司综合部副部长李立刚:
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正常对外开放,游客可到此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激流喷涌,黄白两色交织,形成浪底云烟,气势磅礴,不是瀑布胜似瀑布。
调水调沙中的“调”字,读“diào”还是“tiáo”?
李立刚: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黄河调水调沙就是调节水沙关系,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因此“调”读作“tiáo”。
高含沙水流会不会损坏小浪底发电机组?
开发公司集控中心数字孪生应用科科长贾春雷:
水流含沙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发电机组会进行停机避沙。
小浪底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58亿度,在河南省电网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峰调频作用。为了减少停机时间,我们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推演泥沙到达大坝前的时间,精准把握停机时机。调水调沙过程中,数字孪生系统起到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作用。
高含沙水流会不会对鱼类造成影响?
管理中心库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德水:
在小浪底排沙的同时,支流陆浑、故县、河口村三个水库下泄清水,从而稀释河道内高含沙水流。另外,今年渔业部门提前开展了专项捕捞。这些措施都会减少调水调沙对鱼类的影响。
近年来,小浪底库区持续进行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未来,库区还将建设鱼类增殖站。小浪底库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个别支流达到Ⅰ类,优良水质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小浪底排沙,会不会造成下游泥沙淤积?
李 鹏:
通过模型计算、理论研究,并经实践验证,我们发现,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保持在2600立方米每秒并持续6天以上时,下游河道中淤积的泥沙将被冲入大海。
小浪底调水调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流量清水下泄,用以冲刷黄河下游河道,第二个阶段才是小浪底排沙。黄河中游水库适时蓄存、泄放,“清洗”下游河道,使黄河“血脉疏通”。20多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已进行29次调水调沙,黄河累计输沙入海35亿吨,扭转了下游河床淤积抬升的局面,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
链接
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档案”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92.3%。
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开发目标是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行后,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