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专题 > 2013巴黎航展 > 航展动态 > 航展动态 > 正文

新郑:打造航空港经济功能配套服务区

2013年02月18日 07:45   来源:贵阳晚报   高 凯 通讯员 孙 瑞 刘象乾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就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并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眼光敏锐、傍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黄帝故里新郑,及时提出打造航空港经济区功能配套服务区的战略构想。

  此时,郑韩大地上寒意渐去,春光欲来,古老又年轻的新郑矗立在中原经济区的方阵中,显得英姿挺拔、从容坚定。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新郑国际机场在经过论证、规划和紧张建设后于1997年通航,就在这一场“中原起飞”的革命中,新郑脱胎换骨,由稚嫩走向成熟,更收获了从容和勇气。

  “发展,找准定位是关键。定位后,创新发展需要的是勇气。”对打造航空港经济区功能配套服务区,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满怀自信地说,处在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新郑要博取一席之地,要有大的作为,这是63万新郑市民的勇气,也是新郑市融入大郑州的决心。

  面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机遇,新郑捧出了“1+9”战略规划。“1”:航空港经济区是龙头、是主体,是产业核心区与驱动器;“9”:9个服务于实验区的功能配套区域,包括产业配套区、商务居住区、宜居生态区等,力求实现与航空港经济区同步化、同城化、一体化,形成“居住在新郑、消费在新郑、休闲在新郑、娱乐在新郑、商务在新郑”的磁场效应。同时,积极争取、强化运作,努力推动航空港经济区功能配套服务区建设上升为省、郑州市战略。

  志存高远催人奋进,新郑蓄势待发!

  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新郑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紧邻机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新郑交通区位优势凸显,辖区内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同时,新郑还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上。目前,新郑已形成中原一流、全国独特的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据了解,拥有铁路“双十字”、公路“双十字”并紧邻航空枢纽的县级市,在全国不超过十个。它们中,成都的双流、杭州的萧山已借助航空港的优势“起飞”,成为全国知名的航空港城市。

  一马平川的新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航空港经济区未来将是集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地势平坦的新郑势必将成为航空港经济区的拓展区。新郑市规划建设了人民东路、新村大道东延、中华路北延、新老107连接线、双湖大道东延、S323改线等道路,积极与郑州主城区、航空港经济区对接,同时加快建设联网路、出境路,形成“七纵七横”的交通大框架,新郑成为航空港经济区向西部和南部推进的战略纵深区、空间拓展区的优势凸显。

  一手抓高成长性产业发展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郑逐步形成了“三主三辅”的产业体系。

  “三主产业”包括围绕商贸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临郑临空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郑州市区市场外迁转移,集中规划和建设会展中心等一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特别是依托总投资650亿元的郑州华南城商贸物流项目,在北部龙湖组团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产业园区,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的商贸物流基地。

  围绕食品烟草加工业发展,以市区东部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新港产业集聚区、薛店新市镇为依托,推动新郑卷烟厂发展,做强达利、中储粮等现有食品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光明乳业、青岛啤酒等食品企业,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烟草食品基地。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年产70亿支国内最大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的优势,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统筹发展富士康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提升为主的三个辅助产业。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省道323以北,规划50平方公里的电子科技产业园,吸引富士康配套项目或电子科技项目入驻;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机制瓦、水泥等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

  产业基础扎实,企业项目争相入驻,从对接航空港经济区的层面上来讲,新郑的产业结构与其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航空港经济区未来发展过程中,新郑有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所紧缺的土地、人力等优质资源。同时,借助航空港经济区的辐射与带动,新郑可以和该区域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商贸物流、高端制造等产业,形成链式发展、梯度融入。另外,航空港经济区未来发展规模为约200万产业工人聚集的国际航空大都市,将会产生大量的居住、商务、休闲等需求。目前,新郑已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合一”的理念,依托新郑新城、龙湖宜居教育城积极发展商务居住区和宜居生态区,这将有利于新郑与航空港经济区深度融合。

  实干氛围浓厚能担重任

  当前,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各环节工作,新郑市创新工作方式,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线派出169名历练干部,在涉及52个新型社区建设、群众拆迁安置、群众再就业保障等方面,他们不畏困苦,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确保了辖区一批大项目顺利实施。通过历练,也充分证明了新郑的干部队伍能接重活,能打硬仗,也能干出成绩。

  干部干事业有激情,肯实干,不仅能出成就,也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如今,新郑辖区不少单位的机关干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去第一线历练,特别是原来一些在乡镇干过的委局干部,有一些是在一线委局,工作量很大,而有一些是在二线委局,工作只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但看到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再次被点燃,急切要求到一线去历练。

  干事的氛围浓了,干部的干劲足了,剩下的就是要拧成一股劲儿。为此,新郑市举办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轮训班,通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深刻地领会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同时,实现人心凝聚,形成合力,更好更快地推进新郑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千年新郑,万象更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只要齐心合力、肯干实干,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功能配套服务区的梦想就会越来越清晰地走进现实。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