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新郑:借势航空港 产兴城亦兴

2013年09月04日 09:3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集聚区简介

  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建于2008年12月,规划面积37.9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是现代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332.5亿元。该集聚区西连新郑市城区,东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有郑州地铁2号线(在建)、郑州一中龙湖校区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是全省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

  本报讯 (记者杨 凌 栾 姗)早上7点半,从公租房小区出来,步行5分钟,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儿园,再乘坐3路公交车到新港产业集聚区的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家住新郑市薛店镇的孙伟辉每天的生活这样开始。

  “两年前,我可没这么轻松!”孙伟辉感慨地说。那时他天天得起大早从市区赶到集聚区上班,晚上再折腾一个多小时回家。孙伟辉常常盼着:单位就在家附近,周围商场、学校、电影院、医院都齐全。谁知,盼着盼着,这些愿望都实现了。

  如今,新港产业集聚区内河赵、坡刘、新港花园等8个社区及周边乡镇已有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到集聚区就地转移、就近就业。而且,郑州一中龙湖校区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公租房小区等各种生活配套齐全,实现了产业与城市的发展互融互促。

  2008年12月,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建区,定位以现代食品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建设全省最大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基地。通过资金优先投入、产业优先布局、企业优先整合,引入白象、达利、雪花、光明、中储粮等名牌企业,培育好想你枣业、雏鹰农牧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创“健康情”等河南省著名商标11个,产品涵盖了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和保健食品等30多个种类。目前,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方便食品、15%的枣制品、14%的酱油均产自新港产业集聚区。据统计,新港产业集聚区全部营业收入由2009年底的111.7亿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332.5亿元,增长198%。

  随着食品产业的兴起,新郑市的主政者敏锐地意识到:产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也将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因此,过去几年来,新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了起来,产业集聚区及周边42个行政村,被整合建设为8个社区,流转出土地9115亩;以新型社区为单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使集聚区及周边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近就业。

  以产兴城,新郑市投资30亿元用于新港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化建设。修建中兴路东延工程连接新郑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引入地铁2号线;出资建设郑州一中龙湖校区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小区;建设水厂、变电站、天然气站、垃圾处理厂,企业和员工的各种需求可以一站式解决。

  依城促产,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将橄榄枝抛向了新港产业集聚区。今年,投资18亿元的河南中烟物流项目、投资17亿元的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项目、投资9.8亿元的华润雪花啤酒项目、投资7.2亿元的河南冠超食品加工项目、投资6.6亿元的白象方便面二期工程等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随之建立的还有企业研发中心、仓库和物流中心,一座现代食品制造业城市正在崛起。

  “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花落郑州,给了新港集聚区天大的机遇。”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根据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新港集聚区未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借势航空港、谋求新突破,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目前,他们已成功招来了投资10亿元的郑州润弘制药工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流通项目和投资26亿元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动汽车生产项目。③12

  ●专家点评

  产城融合

  破解“孤岛”难题

  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原因有二:一是利用本土资源、精心调制出“中国味道”,坚定不移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二是在产业不断扩张的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最容易遇到产业“孤岛”和城市“空心化”问题,将建设产业集聚区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了产城互动、互促发展。

  眼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给了新港产业集聚区新的机遇。清晰定位、积极融入,新港产业集聚区走出了借势腾飞的良好开端。③12

  ——赵淑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

  (原标题:新郑:借势航空港 产兴城亦兴)

(责任编辑:林汇东)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