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昏天黑地”的任务

2016年03月25日 10:38   来源:大飞机报   

孙明哲正在仔细观察风洞模型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顺度。 张学鹏摄

  什么任务会被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气动与声学研究部负责人单老师开玩笑地称作“昏天黑地”?单老师会告诉你这个任务就是孙明哲解读代码的工作。2014年这位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年轻小伙子主动“请缨”,接下了解读北研中心引进的基于欧拉方程的流场快速计算程序这项任务。

  这套代码长达几万行,孙明哲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解读代码的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常常步入死胡同。比如,在解读采用迎风格式和上下三角分解法进行流场求解的部分时,上百个变量分别指的是什么、相互之间数学关系是什么、涉及的算法理论又是什么,由于缺少相关说明手册和程序注释,都需要一一破解。遇到类似这种难以逾越的困境时,纠结、苦恼的情绪也时常伴随着他,但他没有放弃,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论文和仔细研究,最终无死角的弄清代码中的每一个细节。

  通过不懈努力,孙明哲已经基本吃透了这套软件中最核心的网格自动生成和流场求解部分,并将程序编译到Linux系统下运行,在有限体积求解模块添加了Roe格式,对后处理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通过多个模型的CFD计算与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这套流场计算代码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将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中的包括气动设计和气弹分析等相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马欣亭)

(责任编辑:闫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