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努力成为C919的最佳供应商

——专访昂际航电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仲安仁(Alan Jones)
2015年07月31日 15:11   来源:《大飞机》杂志   陈伟宁

  C919项目对昂际航电这个年轻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我们承诺不会让商飞失望,将尽力成为值得信赖的生命共同体,确保C919项目的成功。

  仲安仁

  昂际航电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毕业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拥有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87年加入GE航空,从学徒工程师起步,职业生涯不断发展。之后,加入6西格玛黑带项目,并获得黑带认证,曾担任部件修理业务负责人和发动机运营业务负责人。在履职昂际航电之前,担任位于英国切尔腾纳姆市的GE航电与能源系统业务总经理。

  近期,昂际航电(法人名称为:中航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商飞交付了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综合与验证试验平台及首套用于地面试验的产品,这标志着C919的航电系统进入软硬件集成测试验证阶段。为了解C919航电系统的研制情况以及昂际航电的发展战略,《大飞机》杂志专访了昂际航电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仲安仁。

  《大飞机》:航电系统被形象地称为飞机的“大脑”和“神经”,承担着核心数据处理、信号传输、信号功能逻辑转换等重要功能,对飞机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机型相比,C919的航电系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仲安仁:首先,昂际航电很荣幸能够作为中国商飞的供应商,与商飞共同研制C919的航电系统。2015年1月,昂际航电向商飞交付了航电系统集成验证平台(SIVB),3月底,又交付了101架机硬件系统,这对C919项目的进展是很重要的支持。在与商飞的合作中,双方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也非常愉快,我们共同打造了一个很好的项目团队。

  作为目前全球民用航电系统和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昂际航电将向C919提供最先进的航电系统。C919航电系统的核心被称为IMA多核处理平台,该技术也被应用于波音787和777X等先进机型。IMA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平台,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延展性。如果将IMA比作一个人的大脑的话,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连接起飞机的显示系统、飞行管理系统、机载维护系统以及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不同子系统。因此,IMA具有强大的集成整合功能,这也是其突出的优势之一。众所周知,更高的集成性意味着更高效、更节能、更节省空间。

  目前,开放式航电系统已经成为先进机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全球范围看,不管是C919这种单通道客机,还是其他机型,都会采用开放式航电系统,而在开放式航电系统的研发中,毫无疑问,我们是行业的领先者。

  《大飞机》:作为中航工业(AVIC)与通用电气(GE)的平股合资公司,昂际航电在继承母公司优秀基因和资源的同时,也必然会在团队文化融合、组织协调等方面遇到诸多挑战。您认为,昂际航电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仲安仁:作为一家合资公司,昂际航电从诞生伊始就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来自母公司,AVIC和GE的最高领导层给予昂际航电大量实质性的支持。我们的董事会是一个非常棒的领导团队,他们不仅作出重大决策,而且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情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一家年轻的企业来说,客户的支持也很重要,中国商飞的高层领导从一开始就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一直在持续。

  作为一家跨国合资企业,昂际航电无疑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昂际航电的员工构成是非常多元化的。目前,公司员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双方母公司派遣的员工;二是昂际航电在中国招聘的员工;三是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员工。我们的员工来自10多个不同的国家。多元化的人员结构意味着昂际航电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多元、开放、包容的,这是我们始终提倡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实际上,如何解决好文化融合的问题,是所有跨国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自成立以来,昂际航电的领导层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非常“透明”的企业环境。我们强调进行非常开诚布公的沟通,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既有从管理层到员工的自上而下的沟通,也有从员工到管理层的自下而上的沟通。我们在各个层面进行非常透明、频繁的沟通,有什么政策让员工及时了解,及时听取员工的反馈意见。一个“透明”的企业环境对于昂际航电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我们致力于打造一种“合规”文化,让“合规”意识贯穿于所有企业经营活动中。值得一提的是,“合规”不仅仅表现在文化上,它对昂际航电的管理系统、信息安全以及获得各种不同的认证也都非常重要。“合规”文化的建设,对于我们树立诚信经营、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企业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统一而先进的技术发展平台。对于一家高科技公司,尤其是一家处于起步阶段的高科技合资公司而言,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就是技术上的分工和整合。对于昂际航电而言,两个卓越的母公司AVIC和GE有着不同的技术储备、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标准和规范统一到昂际航电这个平台上,需要有一个探讨、磨合的过程。对于昂际航电而言,我们的竞争力源自技术上的领先,因此,统一技术平台的建设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四,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顶尖的人才队伍。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问题,包括如何吸引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和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在这一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在C919项目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经验,我们发起了一个“全球民航人才计划”(Global Civil Aviation Talent)项目。这是由中国商飞、通用航空与昂际航电2013年6月建立起的联合三方的共同交流项目,旨在促进民用航空技术和领导技能的不断提高。项目成员由三方委派的优秀人才组成,共计24个月,分为3个阶段实行转岗:6个月跨公司外派,12个月美国GE公司外派和6个月母公司轮岗,并定期由三方的高层领导进行项目评审。

  通过这个项目,三家公司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得到了明显提升。对于昂际航电的年轻队伍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大飞机》:昂际航电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发展步伐却很快。近期,昂际航电上海总部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前,昂际航电在美国凤凰城与法国图卢兹相继设立了子公司。与此同时,GE宣布把15座以上的全部民机航电系统业务放进昂际航电,只保留15座以下的通用航空业务及对原有客户的支持服务,昂际航电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日渐清晰。对于公司的未来,您有着怎样的展望?

  仲安仁:谈到昂际航电的将来,我们一定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和理念。AVIC和GE成立昂际航电这个合资公司的初衷就是想将双方的优势技术和资源转移到合资公司里来,实现强强联合,把昂际航电打造成世界民用航电系统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以这么说,从成立开始,昂际航电就有全球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

  因此,昂际航电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建设。昂际航电不是为了某一项业务增长而成立的,我们致力于融合母公司的技术、资源和渠道优势,打造完整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售后服务平台,致力于成长为一个世界顶级的航电系统供应商。这是我们的愿景!

  实际上,这也是母公司的期望。长期以来,GE始终十分重视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目前,GE已经在中国建立了30多家合资公司。将昂际航电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航电系统供应商,对AVIC和GE而言,这是一个重大承诺。

  根据这一承诺,AVIC、GE和昂际航电之间签订了一个非竞争协议,协议的宗旨就是要让昂际航电成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平台公司,而不是在内部进行互相竞争。目前,昂际航电事实上已经成为母公司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个接口,这就不难理解GE为何作出“将15座以上的全部民机航电系统业务放进昂际航电”这一重大决策。

  从昂际航电目前的组织架构来看,我们也是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布局的。首先,上海是公司总部所在地,我们主要的研发团队和项目都在上海。上海在公司的整体架构中具有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目前最关注的无疑是C919项目,也包括中国商飞未来的其他项目。此外,上海有许多在世界航电系统领域中有影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与这些企业和机构合作,这将为昂际航电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与此同时,为了推进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我们在美国凤凰城与法国图卢兹设立了子公司,组建了相应的团队。我们设立这些子公司的原因是:可以更好地接近客户,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提供各种服务。众所周知,波音在美国,空客在法国,昂际航电在凤凰城和图卢兹建立分公司,就是为了方便与这些飞机制造商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发潜在客户。

  当然,这些在美国和法国的团队都要和上海总部进行紧密合作。虽然每个团队的具体目标可能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说,我们就是一个团队,共同服务于昂际航电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大飞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民机产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中国民机产业的基础差、底子薄、产业链条不完整,中国商飞与波音、空客等老牌民机制造商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您认为,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仲安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我到上海工作还不到一年时间,但中国商飞在型号研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一个年轻的企业而言,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认为,要发展航空工业,首先必须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此外,还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成立昂际航电这样的合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不是简单地出钱购买先进技术,然后在中国进行组装,这违背了中国发展民用航空工业的初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实现民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合作伙伴进行共同研发,共同制造,共同提供售后服务,必须获得知识产权。在此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可以逐步形成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机制,这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我举一个例子,大飞机的系统集成是很难的,技术要求很高。目前,昂际航电和商飞一起在做这项工作。在此过程中,双方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如果仅仅依靠外包、购买的话,可能见效较快,但对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帮助有限。因此,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合资或者合作,一定要有利于中国本土企业提升相关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产业的发展才有根基。

  《大飞机》:作为C919项目的供应商,昂际航电近年来与中国商飞之间的合作情况如何?您觉得中国商飞在与供应商的沟通、协调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仲安仁:我个人觉得,商飞的领导层非常务实,真正是谈问题、解决问题的领导。自从成立以来,昂际航电与商飞的合作一直是非常融洽的。在今年3月中国商飞召开的供应商大会上,昂际航电获得了“金牌供应商”的称号和一个特别合作奖,这是对我们双方合作的肯定。这种紧密的合作是基于信任,这种信任是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就供应商而言,与主制造商精诚合作,确保项目成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大飞机的研制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子系统,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这些子系统的供应商之间也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因此,由主制造商牵头,定期与主要供应商就项目进展进行研讨,协调解决有关事宜,这样一种机制对于推进项目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昂际航电与商飞之间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机制,我们有每一个星期和每一个月的项目碰头会。在会议上,我们主要谈问题,双方一起合作来解决问题。通过一种透明而良好的沟通,双方真正实现精诚合作,打造生命的共同体。

  一直以来,昂际航电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商飞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给我以及昂际航电的所有员工很大的鼓舞,也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商飞的高层领导,包括金壮龙董事长和贺东风总经理,经常和我们进行沟通,给我们很多反馈,对我们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对此,我个人非常感激。

  最后,我想说说C919这个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是我们主要的工作,这对昂际航电这个年轻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我们也承诺不会让商飞失望,将尽力确保C919项目的成功。未来,我们希望能继续与商飞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将努力成为商飞的最佳供应商。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