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 地方政府的“飞行”冲动

2015年07月21日 09:29   来源:《大飞机》杂志   朱文川

  自2013年5月新建航空公司审批开闸以来,青岛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等相继获批,并先后投入运营。目前,宁夏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杭州圆通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龙江航空有限公司等3家正在筹建,多彩贵州航空、红土航空、桂林航空、扬子江航空(客运)等正在申请或进入筹建。

  在这些航空公司的背后,除了强势、高调的各路资本之外,地方政府的身影亦时隐时现。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或已提出建设申请的地方性航空公司在25家以上,地方政府参与组建航空公司的热情空前高涨。

  拉动经济的抓手

  以北部湾航空为例,该公司出资人是天津航空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总注册资金30亿元。天津航空现金出资21亿元,占注册资本70%,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出资9亿元,占注册资本30%。其中,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是广西自治区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北部湾航空身上明显有地方政府的影子。

  作为影响城市战略规划、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民用航空运输无疑将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运输业不仅能带动人流、物流,还能有效促进金融、旅游、商贸、科技、信息等领域的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航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正日益彰显。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参与组建航空公司就是希望通过发展民航拉动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对民航的投资可以拉动地方经济。据中国民航局统计,中国民航的投入产出比为1∶8,即航空公司每收入1元钱,能拉动地方经济增加8元钱,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相关就业。

  其次,从财政投入的角度而言,组建航空公司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投入较少而获益较多的项目。完善的航空网络能推动一个城市在国际贸易、区域经济、航空产业链科技进步等方面快速发展,从资本投入角度看,组建地方航空公司时,大多数投入来自其他航空公司,投入产出比很高。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期。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经济的较快发展,普通消费者对于航空出行的需求明显增加。国内民航的每年新增旅客占比很高,2014年,国内民航旅客中首次乘机旅客为3600万人,航空发展的潜力正在进一步被激发。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扶持航空业发展。2014年,民航局简政放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通用机场的建设下放到各省和民航的地区管理局,积极引导地方政府认识到民航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推动地方尽快尽早建设通用机场。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建设通用机场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将是很好的基础投资,再加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就是一个巨大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增长点。

  干扰市场的隐忧

  从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在组建航空公司时,大都会选择现有大型航空公司作为结盟对象,期望借助大型航空公司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航线优势以及品牌影响力,可以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壮大的空间,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投资方的航空公司,也乐于与地方政府合作。其中,首要原因就是能够享受地方政府给予的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节省大量运营成本。其次,地方政府为了鼓励航空公司开拓更多航线,往往会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这对航空公司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理性来看,中国民航运输业已度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处在周期性、结构性调整之中,目前逐步进入了中速发展的相对平稳期。我们在看好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民航业要尽快调整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局面下形成的惯性思维,尽快适应这一趋势。

  目前,业内对地方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地方航空公司的组建将极大促进地方政府对航空运输市场的关注和扶持政策的推出,加快航空运输市场的开发与配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人又担心地方国有资本大量进入民航业,可能会产生某些利益输送,带来新的利益寻租。

  航空运输业是一个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低利润的行业。航空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高铁建设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城市几乎全部被高铁网所覆盖,中短程民航运输市场将会受到一定冲击。地方政府参与组建的航空公司由于品牌影响较小,必须做好经营亏损风险的防范工作。

  可以预见的是,地方政府参与组建航空公司加剧了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其他非基地航空公司利益受损。在地方客货源发展减缓时,地方航空公司由于体量小、航线航班少等劣势,后续运营可能会面临较大压力。如果只能长期依靠政府补贴生存,无疑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也不利于航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