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 我的“孩子”我的梦

2014年10月24日 14:00   来源:《大飞机》杂志   陈伟杰

  若干年前,说到民用客机,有人会想到波音737、747,或者是空客的A320、A330,老一辈中国航空人会想起我国自行研制的“运10”。

  如今,再提民用客机,一些人心里想到的则是: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ARJ21-700飞机、C919大型客机。

  要是有人问我,你心中的大飞机是什么样的呢?

  答案很简单。大飞机在我心中就像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孩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等构成了一架飞机的外形,就如同一个人有了躯体一样。其次,液压、燃油、飞控、空调等系统使飞机具备了各项功能,就如同一个人有了五脏六腑一样。发动机作为飞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如同一个人的心脏一样。电子系统负责传输指令,有如人的大脑一般。我作为一名机务人员,承担着飞机总装下线后的各项功能试验工作,担负着维护飞机、排除故障、保障飞行的责任,这就如同一名家长或长辈自孩子出生以后,起着关爱、教育、引导的作用,最终让孩子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

  如果说在中国体坛界,姚明代表着一种高度,刘翔代表着一种速度,丁俊晖代表着一种精准……那么,大飞机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同时具备这几种特征,必须要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同时,确保飞机的设计和制造精度,加快飞机的制造速度,提升飞机在市场的知名度。

  然而,要想获得成功,要想摘取“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免不了要经历重重的困难与考验。飞机与人一样,在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环节,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飞机在“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发出告警。

  记得在2009年,ARJ21-700飞机102架机正进行试飞。可是,飞机刚起飞不到半小时就降落了,空勤人员指出EICAS上报出“LENG NO DISPATCH”的告警。机组人员拿出维修手册与工程人员一同开始了故障排查工作。

  “可能是FMU出现故障,准备更换新的FMU。”听到指示后,机组人员立刻行动起来,泄压、放油、拆管、润滑、装配……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对发动机进行试车。

  “不行,故障没有消除,准备实施第二套方案,更换FADEC。”听到新的指示,待发动机停车后,机组人员再一次进行了紧张的操作。

  “更换完毕,大家各就各位,准备再一次启动发动机。”一会功夫,只听“呯”的一声,发动机点火开始运转。随着发动机的转数及排气温度逐渐提高,大家的心也渐渐到了嗓子眼。

  “消失了,故障消除!”飞机上的人员兴奋地大喊一声。听到这个消息,现场工作人员有的紧握拳头,有的更是直接笑出声来,心中的喜悦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就如同自己家里的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成功的手术一般。

  每一次在高温下对机轮进行降温,每一次在严寒里对飞机机体进行除冰,就如同为孩子缓解身体疲劳、舒缓精神压力;每一次与飞机一同前往外场进行试飞,就如同与孩子一起进行野外训练;每一次通宵达旦地对飞机进行维护,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就如同和孩子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完成目标。

  如果在一些系统或是结构方面出现问题,那么飞机还能安全飞行吗?如果身体出现问题,那么孩子还能健康成长么?为了杜绝差错,确保安全,身为“家长”的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优秀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严谨求实、按章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大飞机事业,与我们的“孩子”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