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旗帜和起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亮点在金融改革,而在金融改革中,融资租赁、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是引起外界密切关注的改革亮点。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下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今年3月17日,银监会下发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17条明确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经银监会批准,可以设立分公司、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方案》对融资租赁的多项政策支持,让市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在上海自贸区内将会涌现出一批租赁公司,飞机、船舶的租赁业务将迎来大幅增长。
政策优惠超预期
《总体方案》给予融资租赁业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对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准入门槛以及税收等方面的规定。
在放宽经营范围限制方面,允许兼营 “商业保理业务”;在降低准入门槛方面,有“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的规定。此外,上海自贸区还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充分体现市场准入“宽进”理念。这一改革举措有效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公司准入门槛,激发企业活力。
在税收方面,“允许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
机构对于融资租赁在自贸区的未来非常看好。国泰君安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的租赁业务有望从目前的1.55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受益于自贸区的优惠政策,飞机租赁业务量将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上海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上海自贸区共新设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38家,占上海全市同期新设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81%。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涉及融资租赁的政策超出预期,招银租赁也已经申报设立租赁子公司。”招银租赁总裁郭光在上海银行同业公会组织的自贸区恳谈会上表示。
目前,招银租赁航空航运项目在总租赁业务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5%,此次申请设立的金融租赁子公司将是机船专业化租赁公司。
除了设立专业机构,具体租赁项目也将在自贸区落地。工银租赁的一位人士称,工银租赁和马来西亚“亚航”签约的10亿美元飞机融资和租赁业务,未来就将通过自贸区完成。
“从目前的政策细节来看,自贸区设立机构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融资和出口租赁上。”上海国金租赁总经理孙超波表示,金融租赁公司依托自贸区的子公司进行融资,相当于境外融资,而境外资金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内资金成本。
2013年12月9日,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国金租赁本轮增资引入了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华东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共增资3亿元人民币。加上国金租赁原有3亿元注册资金,国金租赁的资本金达到6亿元,未来的主要目标就是飞机融资租赁。
超千亿美元大市场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交易方式,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投资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完成的。融资租赁与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共同构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5大支柱。但融资租赁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发展还不够充分,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正好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了解,早在2010年,上海自贸区的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就启动了融资租赁业务。到2012年,已引进16家境内外融资租赁母公司和64家单船单机融资租赁公司,运作的租赁资产包括35架民航客机、6架直升机、4艘远洋船舶以及飞机发动机等大型设备,资产价值总额达25亿美元。
2013年10月30日,自贸区挂牌刚刚满月,交通银行旗下的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即通过自贸区项目公司成功将1架波音737飞机,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给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运营。
交银租赁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准在上海自贸区筹建子公司的金融租赁公司。“交银租赁已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订意向,将通过上海自贸区为国航引进2架波音777飞机,成为上海自贸区首个飞机经营租赁项目。”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向媒体表示。
融资租赁购买飞机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波音金融公司副总裁兼亚太及大中华区高级董事总经理方世达建议,中国的租赁公司应该尽快进入该市场。
过去20年,中国的航空融资租赁得到了较快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增加到16家,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
根据波音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购买4330架飞机,需要4800亿美元。巨大的资金需求,将给航空融资租赁带来机会。按照欧美市场一般规律,航空公司自己出资购买的飞机只占26%,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的飞机占70%左右,而中国航空公司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的飞机仅占4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20年,中国航空融资租赁市场或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这庞大的市场也将逐步对外资开放。
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的推进,融资租赁有望在大飞机订单的推动上大做文章。2010年,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向中国商飞公司预订15架C919,成为银行系金融公司订购C919的首例,而后其他金融租赁公司纷纷预订大飞机。
截至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预订的C919的数量不少于260架。其中,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预订了45架和50架。
对于投资巨大、回报时间长的大飞机项目来说,在中国商飞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达成合作之后,将有力地推动项目的进展,双方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