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首个大部段下线记

2014年08月13日 16:40   来源:《大飞机》杂志   于博涛

  春末夏初的5月,关注国产大飞机项目的人们将目光汇聚到了“英雄城”南昌。5月15日,在美丽的瑶湖之畔,南昌航空城大部件厂房内, C919大型客机首个大部段——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英雄城”迎大飞机

  2009年5月26日,中航工业洪都公司正式成为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中后机身两大机体结构部件的唯一供应商,从这一天开始,大飞机的荣耀与南昌这座“英雄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承担C919大型客机部段研制任务后,经江西省与中航工业规划,在南昌东郊、瑶湖之畔,一个占地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大部件装配厂房、钣金厂房、表面处理厂房、数控机加厂房等陆续竣工。在很短的时间内,72吨型材拉弯机、蒙皮镜像铣设备、2米蒙皮滚弯机、1200T纵向蒙皮拉伸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等关键设备陆续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

  2013年10月17日,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装配开铆仪式在南昌航空城大部件装配厂房顺利举行,打响了部段件装配“第一枪”,前机身研制工作正式进入装配生产阶段。

  技术和材料创新

  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大部段包括前段客舱、前货舱和再循环风扇舱,是由蒙皮、客舱舷窗、客舱地板和承力部件等构成的筒状结构部段,包含1600多种零件,涉及工装1900多项,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高度集合体。

  在南昌航空城的数控厂房内,亚洲第一台、全球第二台“蒙皮镜像铣”设备特别吸引眼球。

  如果说建造新厂房、引进新设备带来了硬件的华丽升级,那么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则带来了软件的全面革新。

  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采用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该材料在国内民机上应用尚属首次。

  “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疲劳性能好等优点,是近年来航空航天材料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先进轻量化结构材料,用其代替常规的高强度铝合金有助于减轻飞机整体结构重量,提升飞机结构材料性能。”洪都钣金分厂高级经理熊光利解释道。

  然而,新材料的使用过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据熊光利介绍, 由于首次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前机身长桁类零件成形时报废率曾经超过60%,一度出现48件零件报废46件的局面,这让攻关团队颇感苦恼。

  为此,熊光利和他的团队反复试验,通过改变磨具的结构形式、优化零件的定位方案、改善零件加热环境等各种措施,最终将报废率控制在3%以下。

  此外,在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研制中,所有设计信息都基于三维数模定义,与制造形成无缝对接。在各项装配环节上,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联合指挥部”功不可没

  在洪都C919研制现场,经常能看到穿着印有中国商飞公司logo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他们蹲点在生产现场,与洪都工作人员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磋商。

  为推进研制工作的进展,2014年2月,中国商飞公司与洪都公司建立了联合项目团队,成立了联合指挥部,以此完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中的责任体系,细化基层管理,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

  联合项目团队的现场控制服务组设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据C919前机身和中后机身工作包团队成员杨坤介绍,这里每周一、三、五都要召开例会,每天都会跟踪零件状态,逐项清零。服务组既要监控整个项目的运转,又要服务科研生产现场,确保时刻有人在生产现场待命,及时处理问题。

  事实上,为加强对供应商的管控,早在2013年3月,中国商飞公司就在机体供应商处成立了总代表室,但由于总代表室的功能有限,无法为供应商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因此,中国商飞公司在洪都和沈飞率先组建工作包团队,实现技术、质量、适航、成本、进度的全要素管理。

  “从南昌到上海,受距离的限制,以前处理问题的周期较长,作为供应商,我们很着急,却又无能为力。而现在,中国商飞公司的同志和我们共同奋战,常常一起加班到深夜,就像是一家人,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洪都公司科研生产管理部的翁长辉如是说。

(责任编辑:缪杰娴)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