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饱和的香港与空旷的大陆

2013年03月25日 13:30   来源:中国航空报   安锦

  近年来中国公务航空逐渐兴起,乘坐公务机出行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还是件新鲜事,然而对于香港特区的商务人士来说,公务机早已成为他们为商业活动争取时间的首选。位于香港的国际商务航空顾问有限公司 (Jetsolution)是一家提供专业航空咨询的顾问公司,可为私人飞机拥有者、法律金融机构以及航空企业提供全面支持。国际商务航空顾问公司总裁胡颖诗女士日前接受了本报的专访,与我们分享了她对中国公务航空的见解。

  记者:您能否对比一下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公务机发展环境和潜力?您认为中国内地的公务机运营商应该关注哪些赢利点?

  胡颖诗:近年中国内地公务机市场发展蓬勃,据国际著名财富研究公司Wealth-X在1月份的报告称, 未来一年,中国超高净值人群将增加9个百分点,达到12250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他们每年平均消费57万美元在奢侈品上,当中有一半对购买公务机感兴趣。

  中国内地公务机需求日渐增加,市场在这短短一两年间涌现不少新的公务机运营商,其中有外国的运营商也有航空公司,或由机主发展的运营商,单是去年国内便有48家公务机运营商在筹建。随着中国政府开放低空领域,未来将有更多轻型公务机运营商加入,令公务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虽然中国的公务机需求大,但由于运营商数量增长太快,相信会出现汰弱留强的现象,这有助于提高各公务机运营商的服务素质。

  香港的公务机发展较早,不论基础设施,还是航空专业人才,都优于内地。香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也是通往内地市场的最大通道。由于内地公务机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不少内地客户会以香港的公务机运营商作为首选。近期香港政府及航空业界,常举办有关航空业的论坛和活动,鼓励年轻人加入航空事业。

  由于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民航发展需求庞大,基础配套已经不足以应付与日俱增的公务机。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务机已达80架之多,停泊机位有限,以及维修机库不足,商用航空区资源已接近饱和,相信停泊及维修的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不如内地。为配合这迅速发展的趋势,去年7月8日,国务院推出促进民航业的发展蓝图,将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建多功能公务机机场,令北京和上海的公务机运营和维修进入新的里程。预计在十年内,公务机在内地市场,必定有惊喜的发展。

  本土公务机运营商相对其他外资运营商,更了解中国公务机体制、政府架构及运作方式,这可免却文化差异的不便,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更良好的关系,中国运营商更能洞悉客户所需,以便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另一方面,外资公司在中国行商,会有税务及拥有权的限制,中国运营商则可免却这问题。

(责任编辑:王飞)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