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主办、蓝海湾孵化港承办的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科创生态大会近日在河套科创中心举办,近40家香港科技大学科创生态企业携尖端研发成果亮相,近500位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创投机构的代表出席大会。

图为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科创生态大会现场。杨依琳摄
“未来大学将进一步探索与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协同新范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贡献港科大力量。”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表示,在全链条科创培育生态下,港科大如今已成功培育10家独角兽企业和10家成功IPO的企业。蓝海湾孵化港作为港科大科创理念在深圳深度实践、连接香港与大湾区创新资源的“桥梁”,将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实验室技术走向市场,以科技看创新解决现实问题。
为加强深港科研领域全面深入合作,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在大会上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深港区域禀赋,以科研创新机制为核心,围绕深港合作、人才交流、项目共创探索跨域协同新范式,共筑创新生态共同体;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市新质生产力科技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建深圳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进技术转移工作,并开放“深圳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共享平台”,助力港科大项目成果转化。
大会同期还举行了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深圳)决赛路演及颁奖仪式。据悉,本年度赛事聚焦“AI+”赛道,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可持续科技、生命科学与大健康等多个前沿领域,共收到137个报名项目,其中高校技术转化项目占比35.04%。作为港科大自主品牌赛事,十年来,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深圳)已累计征集1806个参赛项目,累计筛选并培养57个估值过亿的团队,融资额超100亿元,赛事及活动影响力广泛辐射至大湾区。
“自1991年建校以来,创新创业始终贯穿港科大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进程。目前,港科大成员创办的活跃初创企业超过1900家,当中包括10家独角兽企业和17家成功退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累计创造经济价值约4000亿港币。在知识产权方面,港科大拥有1894项专利,其中585项成功获应用,专利利用率超30%。”郑光廷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港科大锚定未来的关键落子,未来,港科大将继续依托合作区的独特优势,以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锚点,打造“深港科创融合的新标杆”,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从而促进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理事长李世玮表示,目前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已汇聚超100位双聘教授,下设实验室覆盖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重点领域,近5年累计申请专利100项、合作产业伙伴超20家。此外,蓝海湾孵化港自2016年成立以来,逐步形成覆盖“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载体网络并获多项资质与荣誉。截至2025 年9月,蓝海湾孵化港累计孵化项目205个、申请知识产权2462项,培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50家企业获得融资,总估值超100亿元,其中包括30家估值过亿企业。
“包括深圳研究院、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内的港科大深圳平台核心优势在于整合港科大顶尖的科研及人才资源,并与深圳产业需求形成高效对接,加速科研成果从‘纸上’走向‘实地’。”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院长杨晶磊表示,未来,深圳平台将紧扣深圳“20+8”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深港协同作用,继续深化“深港科创新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力争成为深港协同创新的示范窗口,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