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博士后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2025-09-04 14:37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福建宁德:博士后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2025年09月04日 14:37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亚南电机博士后团队攻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技术,品品香茶业科研团队研究茶叶品质提升与产业链延伸带动企业产值增长15%,闽威实业博士后科研人员深耕水产养殖技术创新……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持续优化博士后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一批批博士后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自2012年设立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来,宁德已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均为民营企业博士后站点。博士后科研平台既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又包含生物制药、机电制造、农业科技等传统产业。

“我们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强化战略引领、深化产研融合、构建全周期培养体系、完善全方位服务保障等路径,在赋能新兴产业、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成彬介绍,为激励博士后创新活力,对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团队(个人)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以真金白银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在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乔莹指着展厅里的黄鱼样本向记者介绍:“大黄鱼病害的流行,给大黄鱼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严重打击了渔民和养殖企业的信心,阻碍了大黄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我的研究主要针对大黄鱼的主要病害——刺激隐核虫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点病。”

2018年成立以来,富发水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该公司负责人郑炜强表示,他们与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落地”的协同创新模式,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传统产业领域,博士后团队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量。亚南电机博士后团队攻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技术,相关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思客琦等企业的博士后团队深耕自动化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市传统产业领域的博士后站点累计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市级科技奖15项,6名科技成果前三位完成人享受资金补助135万元。

乡村振兴一线也活跃着博士后的身影。全市共设立乡村振兴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创新实践基地5家,覆盖茶叶、水产、文创等特色产业,富发水产、品品香茶业、闽威实业等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其中,富发水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大黄鱼等品种开展种质创新、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研究,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品品香茶业科研团队围绕茶叶品质提升与产业链延伸开展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线改造,带动企业产值增长15%;闽威实业博士后科研人员深耕水产养殖技术创新,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鲈鱼育种联合实验室”,推动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不仅研究鱼肉利用,还关注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石菲菲站在公司的海上养殖基地说道,这些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鱼油软磷脂,通过深度开发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帮助农民增收。

如今,宁德已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德的女博士后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占比近25%。宁德新能源科技博士后站点设有专项支持政策,包括女性科研基金、职业规划导师制和灵活工作安排,全面赋能女性科研人才。

截至目前,宁德博士后团队聚焦关键技术攻关,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7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资助23项,累计发表论文58篇,授权发明专利286项,制定行业及企业标准15项;入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5人、市天湖人才78人;4人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称号,12人获评省级优秀博士后,数量居福建省设区市前列。他们正将实验室里的“纸上蓝图”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真金白银”,为宁德现代化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