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今“庄园会晤” 为新型大国关系调弦定音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美元首今“庄园会晤” 为新型大国关系调弦定音

2013年06月08日 0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习奥会”涉及议题广泛或将谈及钓鱼岛问题

    多位专家都注意到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独特形式。分析称,这虽“出人意料”,但也属“情理之中”。毕竟,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之间现阶段确实存在一些急迫的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协调。

    中国外交部在此前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务实合作,为中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

    分析认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或进一步理顺中美经贸关系,但经贸议题并非此行重点。美国白宫日前陆续披露的消息显示,两国元首此次会晤肯定会讨论朝鲜、两军关系、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包括亚太领土争端以及两军在亚太区域的动向等议题。

    “本次会晤可能还有具体问题要处理。”金灿荣分析称,中美之间有一些紧迫问题要解决,其中有些问题是跟中国直接相关,因为里面还有引发冲突的可能性,类似钓鱼岛问题,然后有全球问题。

    金灿荣认为,具体而言,中美两国元首将利用本次会晤的机会,就朝鲜半岛局势、伊核问题以及叙利亚问题等“打包”交换意见。另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晤可能还会涉及美国亚太政策、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等。

    为新型大国关系调弦定音再寻战略和利益交汇点

    “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的这次会晤是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承前是要把过去达成的共识继承下来,启后就是要讨论怎样建设新型大国关系。”陶文钊如是解读此次“习奥会”的意义。

    中国外交部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今年以来,两国关系开局良好,中美关系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中美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需要有效管控、妥善处理。

    “中美双方其实不存在矛盾,只是方法不一样。”香港《明报》援引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的话说,两国关系到了聚沙成塔的阶段,需要点滴的突破。

    分析认为,此次备受关注的元首会晤将再寻两国战略和利益交汇点,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调弦定音”,为大国关系新纪元探路,以打破所谓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导致冲突的历史定律。

    “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上的大国关系有着根本区别。”陶文钊指出,在新型大国关系中,新、老大国之间已不再是冲突对立和争夺霸权的关系。如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个新时代里,新型大国关系的最核心特点就是互利共赢。

    “太平洋足够大,可以容得下中国和美国一起繁荣。世界当然更是足够大,可以容得下全人类共同发展。”在陶文钊看来,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中两国会避免现存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固有矛盾,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责任编辑:梁靖雪)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习近平抵达美国加州    2013年06月08日
  • ·习近平五次访美    2013年06月08日
  • ·习奥会都谈过什么?    2013年06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