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2007年06月17日 11:01   来源:新华网   
    党政机关精兵简政,关键是要积极引导富余的机关工作人员开发第三产业,这是主要的出路。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我们的大得多,到一九八八年,美国占到百分之七十一点三,日本占到百分之六十二点八,原西德占到百分之五十七点三,我国到一九八九年才占到百分之二十六点五。所以我们发展第三产业前景广阔,大有文章可做。同时,要抓紧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六)关于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平同志在最近的谈话中,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并要求我们两只手都要硬,软不得。他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这段话意味深长。虽然是对广东讲的,但全国各地都应这样去做,既要把经济建设、把物质文明搞上去,又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上去,做到两个文明同时并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注意坚持把对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进行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优良的社会公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坚持“两手抓”抓什么?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曾经讲过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

    实行“两手抓”,应该成为我们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领导方法、领导艺术。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鲜明,使我们在工作中防止顾此失彼。

    为什么在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呢?原因和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把大门打开了,国外一些好的东西进来了,但也会带进来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影响以至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实行“两手抓”,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实行“两手抓”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精神。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拨乱反正,就不可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就不可能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引导我们的事业持续前进。总之,思想不解放,脑筋不换,一切工作都很难推动。思想解放了,脑筋活了,想问题的面就宽了,无论是发现和选拔人才,无论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无论是开拓新的领域和新的事业,办法就会更多,路子就会更广阔。因此可以说,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是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必须伴随建设和改革长期坚持下去。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

    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在认识和防止右特别是“左”的干扰问题上,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需要认真领会和把握几个重要精神。

    在防止和反对错误倾向的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现实生活表明,“左”的表现主要是停留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完全扭曲了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改革开放前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政策上,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因此不容易接受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甚至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认为搞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仍用过去那种“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来影响以至冲击经济建设为中心。右的表现主要是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动乱,企图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左”还是右,都会给党造成巨大危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为什么小平同志在讲到警惕右时,特别指出主要是防止“左”呢?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这是因为在党的历史上“左”的错误泛滥的时间很长,影响很深,在改革开放中要开辟新的道路,要改变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模式和做法时,阻力常常主要是来自“左”的方面。由于“左”的东西往往带着一些革命色彩,容易给人们以迷惑作用,这就更需要提醒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防止“左”的干扰。

    “左”和右都是片面性,它们产生的根源都是主观唯心主义。为了警惕右和主要防止“左”,在党内首先是在领导干部中,要提倡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对右特别是“左”的危害性的认识,提倡自觉地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从而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紧密团结全党同志,齐心协力地不断开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八)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要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关键是把党搞好,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战斗力。

    现在历史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党肩负的任务变了,因此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过去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应结合新的实际继续运用和发展,但光靠老经验老办法是不够的,必须有新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努力。在理论上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胆探索,力求在党的建设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上同样要鼓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胆探索,努力在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上寻找和创造新的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大力推进党的各方面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我只简要地谈四个问题。

    一是关于新时期衡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标准问题。过去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衡量的标准都比较明确,广大党员也好掌握。例如,革命战争时期,任务比较单一,只要忠于党,为打倒三大敌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就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现在情况不同了,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党员分布在各个不同的战线上,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是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这样的标准要规定得简单明确,让广大党员好掌握,这个问题虽然也有了一些提法,但还需要继续探讨。我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请同志们进一步研究。我觉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干部和党员,应该是诚心为人民服务,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带领群众不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做出实绩的人。如果衡量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标准问题解决好了,能体现新时期的特征,对于培养党的接班人,正确有效地选拔和使用干部,也会进一步提供新的思想指导和工作基础。

    二是关于党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问题。在工作中和生活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本来是党的老规矩、老传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老规矩、老传统也发生了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不这样做了,不是的,大多数领导干部还是坚持以身作则的。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相当负责的高级干部,忘记了党的这个规矩和传统。为什么目前党内不正之风比较严重,而且难以消除呢?这同有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不率先垂范,反而带头搞不正之风,或者随波逐流有很大关系。党风不正,腐败不除,对于党的团结、统一、纪律、声誉和战斗力,都是一个严重的致命伤。因为它从根本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要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首先要在党内真正造成一种浩然正气。党的干部和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曾经鼓舞了许多共产党员英勇奋斗;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党也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曾经鼓舞了许多共产党员艰苦创业。这两个口号当年都是很深入党心民心的。小平同志至今仍经常讲到这两个口号,来教育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也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来鼓舞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去为人民的利益,为建设和改革建功立业。我们并不主张当苦行僧,但也决不可以把个人的待遇和享受看得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那样还有什么共产党人的气味?当然要搞好党的作风建设,不只是提几句口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应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加强群众监督等多方面都做出努力。

    三是关于加强学习问题。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党同志任重道远。而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还很多,或者过去懂得的、熟悉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又变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方能做到日新日日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同志们都很忙,是不是挤出时间主要抓好这几方面的学习。一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用以武装我们的思想,使之成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精,要学以致用,不能搞本本主义。要重点学好小平同志的著作,因为这是最新的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二是加强对经济学知识和经济工作实践经验的学习。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不懂得经济学知识,不懂得实际经济工作经验,怎么能做好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领导工作呢?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同样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然,也不可能做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还要注意读些西方经济学著作,其中也有我们可以借鉴和利用的有益的东西。我们现在懂经济的干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方面的人才很缺乏,但是这样的人才既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一个早上就都生长出来,还是要靠学习,靠长期坚持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两个方面去学习。三要加强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一九四五年延安编了一本供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学习的《文化课本》,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它写了一篇序。序中说:一个革命干部,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常识和自然知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其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限于直接见闻的范围,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这段话,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的干部不学习,不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虽然也能勉强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同样,虽然也能学到某些建设和改革的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

    四是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整体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很多,尽管大多数还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问题严重的基层党组织也相当不少。有的生产第一线长期没有党员,有的软弱涣散,有的瘫痪半瘫痪,有的完全失去战斗堡垒作用,有的甚至变了质。因此,党的基层组织不大抓不行了,不大力加强建设不行了。上级党委必须派专门力量下去,依靠当地的党员和群众,该整顿的整顿,该加强的加强,该重建的重建。在十四大以前,各级党委都要把它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紧迫工作,立即抓起来,并切实抓出成效。

    (九)关于全面落实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的初步部署和要求。

    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传达以后,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是非常重视的,正在努力贯彻落实,形势很好。现在各级党委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进一步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央在召开政治局全体会议之后,三月、四月、五月,中央常委又多次召开会议,在深入领会小平同志谈话精神的基础上,决定根据谈话中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并结合当前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专题,一个一个地研究贯彻落实的初步方案,常委同志进行了分工。现在,正在分头组织力量加紧研究,待各个初步方案出来后,再召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确定一个,下发一个,并继续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第一个专题的贯彻落实的初步方案,即《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后,已作为中央今年第4号文件发下去了。关于搞好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于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等专题,待贯彻落实的初步方案确定以后,将陆续下发给大家。

    中央初步考虑,在这些贯彻落实小平同志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的初步方案下达以后,将不定期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力量深入各省区市,了解贯彻落实的情况,并帮助研究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共同把贯彻落实的工作做好。目的就是上上下下同心同德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和组织实施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一定要同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使之具体化,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要重视调查研究,注意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更善于抓大事,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要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多办实事,鼓实劲,出实效,坚决防止做表面文章。

    最后,我想对中央党校和各地党校的工作讲几句话。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是我们党的重要阵地,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也是交流党的工作经验的阵地,更是培训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办好,而且要越办越好。不重视党校工作,认为党校可办可不办,进党校学习可去可不去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不正确的。

    十多年来,中央党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教学、研究和学校的改革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绩。我向同志们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在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再接再厉,为我们党的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领导人才。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