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华指数研究院运营的普惠金融-景气指数显示,2025年4月指数数值为48.89点,较3月上升0.05点。数值变化显示出,融资端延续回暖,小微企业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
分维度来看,2025年4月,融资景气度指数为53.73点,较3月上升0.15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8.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2%,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并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强化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重点服务消费行业的金融支持,相关行业的贷款占比明显上升。
2025年4月,经营景气度指数为47.96点,较3月上升0.03点,小微企业运行情况向好,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出一揽子增量储备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市场需求温和回暖。叠加假期消费增长等利好条件,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回升,企业收入、订单等核心指标稳步好转。问卷调查显示,超五成企业预期营收将保持稳定或增长,反映出市场主体对未来经营前景的信心正在增强。
分行业来看,2025年4月,九大行业经营景气度指数呈5升3平1降的趋势。其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经营景气度呈回暖趋势。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入境消费质量提升与本土消费潜力双向突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展现出积极的增长动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逐步复苏,据市场机构整理,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累计出台楼市政策超100条,为市场向好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建材家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此外,工业、住宿餐饮业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景气度保持平稳,农林牧渔业经营景气度略有下降。(经济日报记者 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