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此举不仅是广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地方层面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的积极探索。
支持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建设的核心,在于从“单项扶持”向“生态构建”转变,跳出单纯的技术突破思维,转向以高能级平台和生态建设驱动产业整体升级。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领头羊”,广东去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然而,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依赖企业单点突破仍显不足。
对企业而言,自主研发成本高、投入多、风险大,开源社区通过代码共享、协同开发,可加速技术迭代。该措施还提出,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打造广东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这将推动数据要素的开放流通,为开源生态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广东政策的突破性,还体现在将开源生态建设嵌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协同体系。从创新链协同、产业链贯通、资金链护航到人才链支撑的系统性设计,使得开源生态不再是孤立的技术平台,而是成为连接四链的枢纽,推动广东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升级。
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仍面临挑战。比如如何避免开源社区“重建设轻运营”?如何平衡开源社区数据开放与数据安全及隐私、版权保护问题等。对此,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立法工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箭在弦上。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生态体系较量。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的培育,既具前瞻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开源生态的逐步成熟,广东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依托开源平台快速崛起,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广东发展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喻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