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协格尔镇康庄村,由农业农村部组织捐赠的乡村振兴图书室日前正式启用。图书室内,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翻阅刚刚收到的《趣读鲁滨逊漂流记》《画说牛》《成语典故里的中国史》等新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图书,看到藏文版的《农村创业带头人手册》时,藏族干部次仁高兴地说:“太及时了!有了这些专业知识,我们发展生产底气更足了。”
今年年初,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紧急预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8000万元,支持西藏做好地震灾损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设施修复等相关救灾工作。为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文化振兴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组织中国农业出版社,主动与地震灾区沟通,精准对接需求,科学定制书单,精心筛选实用书籍约10000册,总码洋约50万元,在受灾严重的日喀则市定日县、昂仁县、拉孜县、定结县、萨迦县等5个县捐建乡村振兴图书室5个,以智力帮扶雪域高原,以书香筑梦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建工作不仅要“恢复如初”,更要“升级迭代”,希望通过乡村振兴图书室,建好乡村文化阵地,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助力牧区乡村振兴。
当前,震区春耕生产全面开展,春播面积超过1万亩。但如何让群众既“安居”更“安心”,成为重建工作的深层课题。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灾后重建不仅是房屋和道路的修复,更是信心与能力的重建。根据调研走访了解到灾区群众对农牧业技术指导、防灾减灾知识以及青少年教育读物的需求迫切。此次5个乡村振兴图书室的建立正逢其时,为灾区注入了科技动能,为乡村振兴播撒了希望火种,为高原送来了“带不走的老师”。
据悉,此次捐赠的图书,均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捐赠的图书特别考虑到藏区产业振兴的实际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学习需求,聚焦科技赋能和生活提质双重主题。藏文版《植保实用技术手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力藏区高素质农牧民队伍培养;科技类书籍《青藏高原牧区肉羊生产学》《牛病防治问答一本通》等直击高原牧区生产痛点;政策类图书《读懂千万工程》《问道乡村振兴》从实践层面为基层干部工作提供参考;生活类读物《衣食住行里的中国》《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等丰富牧民阅读内容,还有青少年科普作品《漫画趣味物理启蒙》《趣读鲁滨逊漂流记》等,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以知识援助为产业发展赋能,为高原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