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颁奖,共有2部著作、2篇论文获评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3位学者获得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在致辞时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务实续篇,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奋进新篇。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以高水平经济学研究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理富说,期待与会专家学者面向国际变化、紧扣中国发展、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提出真知灼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巴曙松表示,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在变化不定的国际环境下紧扣中国发展,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对重大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高质量研究提供创新成果。
本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承办。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宣读了颁奖词。蔡跃洲等的著作《数字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陈宗胜等的著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由贫穷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经验》,陈钊等人的论文《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与企业研发投资激励》、易君健等人的论文《不完全婚姻承诺下的多维婚前投资》获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董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龚斌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吕越3位青年学者获得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
据了解,2006年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启动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先后评选出50余篇高水平经济学论著。2018年,青年学者奖设立,每年评选一次,目前已有21位优秀学者获奖。
巴曙松说,获奖者中既有身处动荡时代为国家发展苦苦求索的前辈,也有在国家建设和发展期间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坚力量,更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获奖者基本覆盖了老中青三代优秀的中国经济学家,构成了中国经济学人薪火相传、不懈奋斗的群体画像。他们的优秀成果也生动体现出发展经济学在不同阶段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进程。
张建华表示,40多年前,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征程,原华中工学院率先启动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发展战略。张培刚、林少宫等学者领衔相继创办经济研究所和数量经济研究所,开启了我国理工科大学开办经济学教育的先河。由华中科技大学支持成立的“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通过评奖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不断促进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每次颁奖典礼,都是经济学界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优秀学者的充分交流分享,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学科精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