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8日讯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陆路边境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切实筑牢边境防线,有效应对疫情防输入压力。
香港紫金杂志记者:
我们注意到目前陆路口岸防输入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请问李主任陆路边境线的重大疫情防控面临哪些挑战?请问国家卫健委采取哪些举措来提高陆路边境地区的疫情防控能力?谢谢。
李斌: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陆路口岸防控,主要是针对“周边国家疫情快速上升,陆路口岸防控压力持续增加”这个问题来全面加强各项防控工作。我国陆路边境地区,尤其是边境市县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满足疫情监测、实验室检测、疫情处置、隔离观察、医疗救治等防控工作的需要。为了尽快补齐短板,迅速提升陆路边境口岸地区的疫情防控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陆路边境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切实筑牢边境防线,有效应对疫情防输入压力。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我委制定了关于加强陆路口岸新冠肺炎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主管责任,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加强省际间的联防联控,统筹调配、有效增配医疗卫生资源,优先保障陆路边境口岸疫情处置、医疗救治等人员、场所和物资的需求。
第二,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刚才在介绍“五一”期间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已介绍到,我们派出了指导组到8个边境省份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各地“一地一策”完善防控工作方案。从防控准备来讲,国家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各省出台具体防控方案,形成“1+8”防控方案和预案体系。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检测、隔离、救治等能力提升方案,并推进实施,强化关口前移、入境管控、社区管理、门诊监测、医疗收治等全链条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管理。
第三,加大支持力度。根据地方防控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积极协调做好医疗设备、检测试剂及相关实验室设备、防控物资的支持,切实做好边境地市和县区疫情防控的能力准备。目前,多个边境省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强化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充实防控和应急队伍,切实提升疫情应对能力。各地根据疫情形势制定了人员和物资准备和梯次增援方案,我委将根据需求适时调配国家医疗和卫生的专业力量对边境地区予以支持。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