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李良:公安战线的英雄

2019年09月15日 15: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李良(原名林曾同),1918年生于北京。1945年在北京参加中共华北城工部。1947年,林曾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化名李良。作为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他以公开职业为掩护,在敌人营垒内搜集了许多情报,并几次掩护党的地下组织转危为安。

  新中国成立后,李良调入天津市公安局,任侦察组组长、副科长。1950年国庆节前夕,潜伏在北京的敌特阴谋在国庆节当天上午10点整,制造一起震惊中外的企图谋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事件。危急关头,李良及时获取情报,破获了这一重大案件,保卫了新中国领袖们的安全。

  此后,李良还参与侦破了多起敌特颠覆案件。1965年,他肩负特殊使命,抱着随时殉职的决心,于异域他国执行重要任务,1968年圆满完成任务回国。

  不想,此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刚刚回国的李良以“通敌”“出卖情报”等罪名被逮捕,惨遭非刑。入狱期间,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操守,多次向上写信,表示要为真理而斗争,对国家机密守口如瓶,决不屈服。经过长达349天的抗争,1969年7月18日,李良被迫害致死,终年51岁。

  1977年12月31日,李良冤案彻底平反,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英烈祖籍地福建省闽侯县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更是一方红色沃土,名人英烈辈出。近年来,闽侯县通过修建展览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等方式,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文/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