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超6成企业不再亏钱,京津冀企业、长三角企业活得更好

2018年01月12日 17:4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2日讯(佘 颖)2017年6月30日企业年报工作已经结束。2016年度,全国2249.90万户企业公示了年度报告,年报率为90.45%,高于2015年度公示率2.13个百分点,达到年报公示制度实施以来最高水平。

  年报作为企业运行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近,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基于对2016年度企业年报数据的分析,发布了《企业年度报告(2016)》。通过解读2200万份企业年报,我们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亏损的企业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已经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喜忧参半——亏损和赚钱的企业都少了,更多企业不赚不赔

  2016年度,全国1665.90万户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开业率95.22%,较2015年提高1.90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第三产业企业开业率最高,为95.61%;第二产业开业率次之,为94.15%;第一产业开业率较低,为92.23%,三次产业开业率均较2015年有所提高。

  从不同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领域的企业开业率较高,其处于开业状态的企业均超过本行业企业总量的96%,采矿业开业率较低,仅为81.48%。

  企业能开门营业当然只证明企业还活着,能不能活得好,要看盈利状况。

  2016年,全国实现盈利的年报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441.43万户增至498.56万户,增长12.94%,盈利企业比例为28.5%,比上年下降了3.57%,盈亏持平企业占比为32.34%,比上年大幅提升7.23%,亏损企业占比38.70%,比上年下降4.12%。

  “新设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实现盈利的企业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这说明我国经济总体稳中向好发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封凯栋认为,盈亏平衡企业的比重增加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等举措带来市场准入放宽,新设企业持续激增,新设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给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拓展新设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提高新设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入深化的阶段,不少企业进行了经营重点、经营方式的调整,这需要企业做出新的投资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从2014、2015年亏损企业比重上升,而2016年亏损企业比重出现下降,很可能反映出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调整。“当然,这一判断还需要更多其他途径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检验;企业年报的数据毕竟只是企业自主上报的数据;准确判断的形成还需要不同来源的数据相互验证才能做出。”

  同时,也可以看到,在适应新常态过程中,部分行业正在积极转型,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能力。制造业盈利企业占比为41.28%,继续在行业分类中领跑,反映了提振实体经济的改革目标。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盈利企业所占比例分居二三位,分别有35.68%、32.76%的企业盈利。而采矿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盈利企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我国盈利企业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利润总额却由15.40万亿元降至13.73万亿元,减少10.84%,而且纳税总额由11.00万亿元升至13.65万亿元,提升24.09%。

  如果把时间轴放长一点看,问题可能更为严峻。2014—2016年度,虽然我国年报企业的绝对数量保持增长,但盈利企业占比持续下降,从2014年的38.89%下降到2015年的32.07%、2016年的28.50%,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盘和林认为,假如单纯地看盈利企业占比持续下降且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并不能说就是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或许是政策发力促使新注册企业数量增多,即分母大了,但作为分子的盈利企业增速并不快,就完全可能出现盈利企业占比持续下降的现象。但利润总额下降的幅度过快,在很大程度上与宏观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明确相关,也符合经济现实,即靠降税减费确实能让更多企业活下来,但盈利能力仍待提高。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利润总额下降的同时纳税总额反而上升了24.09%,增长2.65万亿,这在提示,我国在加大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纳税的刚性是在增强的,当然这是一个趋势,有利于企业实际税负起点公平。但减轻企业税负仍有不小的空间,需要从降低企业结构性税负和总税负进行“双管齐下”。

  任务艰巨——东北地区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盈利

  参加2016年度年报的企业中,东部地区开业率最高为96.38%,其次分别为东北95.31%、中部93.50%、西部92.90%,均较上年有所提高。从各地情况来看,北京、广东、山东、吉林等地区企业的开业率高于97%,存续情况较好;贵州的企业开业率低于90%。

  在衡量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指标上,东北企业明显落了下风。例如,2016年东北地区对外投资企业数量最低,为1.53万户,东部地区对外投资企业数量最多,为18.53万户,其次为中部、西部地区,企业数量依次为4.54万户、3.56万户。

  同时,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盈利企业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9.16%和29.88%,其中河北、甘肃、浙江等省份的盈利企业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北地区盈利企业占比仅为25.42%,在所有区域中排名垫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振兴东北依然任重道远。

  按照城市群来看,我国的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已经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年报数据显示,京津冀年报企业204.72万户,开业率为97.56%,盈利企业72.33万户,占比为35.33%,从业人员2986.41万人;长三角地区年报企业310.60万户,开业率为96.21%,盈利企业102.17万户,占比为32.89%,从业人员达4360.83万人。这些数据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区域内部,合理的产业分工逐渐成型,形成互补。京津冀区域,北京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业3个行业,天津市的制造业和金融业2个行业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这两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相吻合;河北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4个行业优势不明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重点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型工业化基地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长三角地区,上海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都处于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地级市(区)的企业年报数据显示,苏州市在企业数量、注册资本总量、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量等多个指标中排名第一,杭州市、南京市在多项指标中也排名进入前三位,在新设企业指标中,无锡、常州、宁波排名靠前,表现出了较强的城市竞争力。

  封凯栋认为,京津冀和长三角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聚集区当中的两个。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高新技术人才、总部经济和不少制造业等方面,这两个地区是全国发展的龙头。从市场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来看,在这两个区域内都具有较明显的向中心城市、中心地区集聚的现象,但落实到(显著)优势行业分布等细分领域,京津冀地区的地区内中心集聚性比长三角地区更明显一些。经济活动集聚,一方面能为地方发展和产业能力发展带来优势,但另一方面经济活动一旦过于集聚又会带来人居环境紧张和交通堵塞等多种社会问题,会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甚至导致优质人力资源低效配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疏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集聚区的发展,都需要在集聚的前提下,促进城市带城市群的发展,以更好地形成区域内的行业协同,优化投资与人力资源的效率,疏解核心地区的社会负担,从而形成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确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现象,‘马太效应’也体现到了企业以及产业中,这是好事。”盘和林建议,从区域经济发展更充分、更平衡的角度来说,可能要通过公共政策设计,发挥好经济发达地区的示范作用、辐射效应,关键还要矫正其对欠发达地区人才、资金等“虹吸效应”。

  链接:

  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见效——“补短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很好

  近几年,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在2000多万份企业年报中,清晰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企业微观领域带来变化。

  分析发现,七类“去产能”行业的企业数量13.19万户,较2015年同期略有上升,开业企业11.88万户,开业率仅为90.11%,略高于上年,但低于全国年报企业平均水平。从业总人数1042.78万人,同比有所下降。

  其中,2016 年产能过剩行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从业人数达401.45 万人,其次是煤炭行业和钢铁行业,从业人数分别为283.98 万人和245.32 万人。相较于去年而言,电解铝行业从业人数出现了大幅下降,船舶、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化工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1.33%。

  产能过剩行业的盈利情况也出现了分化,总体来看,盈利企业占比从上年的41.20%下降至39.83%,但电解铝行业的盈利企业占比从41.44% 升至46.28%,而船舶、化工、平板玻璃三类行业的盈利企业占比均下跌,其中船舶行业降幅最大,盈利企业占比从2015 年的42.12%下降至36.78%。

  “在去产能方面,这几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基本都实现了明显的下降,同时清算企业数量也在上升,这说明了中央的去产能政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去产能行业‘集约化经营’的特征进一步加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封凯栋认为,另一方面,这几个行业又都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对部分工业投入品的需求较旺盛,因而在这几个行业中情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盘和林则表示,电解铝的从业人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对应的是利润率大幅度上升,这说明电解铝行业的去产能比较彻底并使得价格上升;而据工信部透露,平板玻璃等行业去产能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并没有根本扭转过剩的局面,因此这些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下跌的。船舶行业主要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景气的影响,所以降幅最大。

  封凯栋认为,将来我国的去产能政策,必将会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坚持结构性调整和全局平衡的方针,同时又突出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的特征,更有针对性地逐步推进。

  “去库存”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年报企业数量分别增加29.6%和15.88%,但建筑业盈利企业占比为30.66%,房地产业盈利企业占比为24.17%,占比同比均出现小幅下滑。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补短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企业数量为168.54万户,开业率96.65%,从业人数达2295.91万人,同比均有所增加,盈利企业数量从上年的39.74万户上升至45.02万户,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开业率最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盈利状况最高。这显示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提高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生力量。2016年,全国年报“互联网+”企业55.39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1.10%,开业率98.7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盈利和盈亏持平“互联网+”企业48.12万户,占比86.87%,经营状况优于全国年报企业平均水平。“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6105.25万人,占年报企业从业人员总人数的25.52%,其中“互联网+”企业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促和邮政业等行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

  封凯栋认为,这些数据揭示了两大趋势,一则是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较有成效,在优化供应链、服务国内市场需求、加快技术进步频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信息化工具和“互联网+”的平台,从非“互联网+”企业转变为“互联网+”企业;二则是“互联网+”成为我国新一代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基本平台。而新的信息工具、互联网平台向销售、制造和运输等传统行业的渗透将从长期上逐步提高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为更多就业人员和中小型企业接入经济大循环中构造了新的生态。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