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春走基层】山西阳泉:巧手匠心彩面塑

2017年01月27日 06: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崔国强

  彩面塑在山西省阳泉市民间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祭神祀祖、寿辰满月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月24日,记者来到阳泉市郊区大阳泉村一位闻名附近十村八里的彩面塑艺术家兰风林家中,一探究竟。

  只见兰风林拿着一团面在手中搓揉片刻,时而用擀面杖擀平,然后用小竹签、剪刀灵巧而细致地刻画鱼鳞、鱼眼和尾巴。3分钟后,一条“鱼”就在桌面上活灵活现了;兰风林又示范了捏杨家将彩面塑的要领:“首先是和面,手法一定要仔细,用力要匀实,把面整齐了,这样蒸出来才是饱满的,不走形。然后是做到‘四到’:想到、心到、眼到、手到,要把对杨家将忠勇报国的精神融合在对他们的装饰、造型制作上,最后蒸制上色,采用由内向外,即由骨骼到肌肉再到表面皮肤3道工序,细细打磨人物的头发、五官、四肢、服饰,做成精神抖擞的杨家将彩面塑。”兰风林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端起彩面塑准备去蒸制。

  “您从事彩面塑手艺多少年啦?”兰风林微笑着回答:“今年我本命年,72岁啦,我从记事起就跟着母亲学手艺,至少有60年了。我母亲告诉我,要把咱们阳泉当地的古老传承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我就努力尝试创新。你看,这个是‘抓住机遇’(鸡鱼的谐音),这个是金蝉送金钱,这个是‘福寿’(佛手的谐音),这个是蛇盘兔必定富,这个大雁寓意是远走高飞有志向。”记者顺着兰风林的指尖看去,一个个寓意吉祥、栩栩如生的彩面塑整齐排列在案板旁。

  兰风林说,很高兴自己热爱的彩面塑正逐步成为阳泉市乃至山西省的文化名片之一。

  兰风林认为,艺术的灵感源于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不断深入学习。“有时间我就看书,深入了解咱们的风土人情。相信咱们的彩面塑有更新的内涵和不断创新的工艺,相信下一代传人会更强!”兰风林满怀信心地说。(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