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变化。张红宇说,这些变化所构成的农业农村新的集成形势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优势。例如,农业产业边界在拓宽;农产品供给端开始追求差异化供给、品质化供给和绿色原生态化供给;由注重产品导向转变到注重收入导向,力求在收入、效益和竞争力上获得新优势等。
张红宇表示,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改革主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杨鹏认为,要把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研发推广节本降耗、绿色增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在优质高产品种、轻简机械化、高值化加工利用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打好节水、节肥、节药三场硬仗,减少无效投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条件建设、智慧农业引领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条件装备短板。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张红宇表示,围绕“三个坚定不移”,立足我国农业新形势、新定位、新举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取得新成就,安全食品会增加,农业供给会更丰富,农民钱袋子会更鼓。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此外,去库存,要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就是要让住房回归居住的属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这与过去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支柱的提法有所差异,其背后是我国住房市场发展阶段的变化,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需要对基础性制度加以深度调整,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保障住房市场的多样化供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而不能让房价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和老百姓的真实居住需求。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教授认为,从有效引导住房投资与住房消费的目标出发,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要有助于促使住房回归其作为消费品的居住属性,抑制其作为投资品的资产属性。其手段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金融手段,一方面要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买者的杠杆水平。比如税收手段,住房投机投资收益要能够在投资者和社会大众之间合理分享。比如土地供应手段,政府要努力开辟土地供应渠道,促进城市低效使用土地再开发,避免因土地供应紧张而导致房价过快上涨。总之,各地应逐步建立包括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在内的一套制度体系,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做好住房以外的文章。
(责任编辑: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