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 一步一个脚印

2016年12月17日 14:01   来源:人民日报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被不少经济界人士认为是“给实业家们加油鼓劲”。

  专家认为,所谓实体经济,主要是相对以证券和房地产等资本投资为主的虚拟经济而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是要引导社会资本从过度关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试图通过短期投机获利,回归到踏踏实实做实业,通过创新产品与精益管理获得市场认可而赚取利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今年以来,资本“脱实向虚”引发全社会关注。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缪荣认为,振兴实体经济十分重要。近几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都致力于制造业回流,因为相比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聚集效应更强,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带来更有活力的社区与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一直是成本导向,而不是价值导向。让产业链适应消费升级,吸引购买力回流,就要像会议提出的,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让做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可以有尊严、有利润地生存。”

  潘建成表示,振兴实体经济,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数量和速度。此轮振兴实体经济,老路已经走不通了,通过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至为关键。“我国目前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两年超过2%,进入了国际上所谓的‘创新活跃期’,也有条件实现创新突破。只要坚定改革决心与耐心,坚决摈弃短期行为,专心致力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一定会显著增强。”

  统筹推进,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关键性突破,更有利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会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去年以来,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按照“1+N”方案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亮点频频。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明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将更具体,发力更精准,将推动国企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对于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会议提出要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8年,正处在重要历史时刻。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从制度基石、现代文明、恒产恒心三个角度来看,有极其重要意义。

  “财税改革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谈到,会议提出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作为深化财税改革重头戏,今年营改增全面推开,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年减税5000亿元。未来还要在完善增值税税率等方面继续推进改革,让“良税”发挥更大作用。而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又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加快金融领域改革,直接关系企业去杠杆、降成本,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社保改革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些硬骨头还需要啃。”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谈到,社会十分关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接下来要将其纳入到正常轨道上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