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投杨宽:养老社区“轻资产”≠“轻运营”

2025-10-24 11:0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家健投杨宽:养老社区“轻资产”≠“轻运营”

2025年10月24日 11:0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认知症楼层的记忆盒、无障碍平移门,自理区域的智能护理床、紧急拉绳报警装置,还有统一的防滑无高差地面、圆角家具设计……近期,大家的家·上海静安城心社区在上海市内环核心地段正式投入运营,适老化细节被融入每个角落,体现出对入住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如今,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已走过近六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哪些可复制的运营经验?未来又有哪些发展规划?记者采访了大家保险集团旗下大家健投负责人杨宽。

大家保险为何选择养老作为特色?杨宽指出,所有保险公司都具备“负债端”(销售保险产品)和“投资端”(运用保险资金)两大主业,这就如同跳水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决定了企业能否留在赛场,但却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2019年起,大家保险集团成立了大家健投,专业从事养老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布局、资产管理和运营服务,随后又推出“大家的家”专业养老社区品牌。杨宽认为,这是能够令大家保险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自选动作”。

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具有先天优势。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资金流动性弱,而保险资金的特征是负债久期长、体量大、稳定性强。因此,保险公司开办养老社区,既与养老产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契合,同时又能为保险产品的销售提供场景。

当保险公司普遍选择重资产模式在城市近郊买地自建养老社区时,大家保险另辟蹊径,率先选择了在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改造养老社区的轻资产模式。杨宽解释,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方面,这能够有效降低前期建设成本,从而让长者以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以租赁为主的模式也满足险企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实践数据显示,城心社区的单床位投入成本较传统“重资产”养老机构大幅降低。

“当然,轻资产并不意味着‘轻运营’。”杨宽说,公司在这种模式下更加强调“重服务”,通过持续提升服务体验和运营能力,使得社区的入住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大家的家”首个产品模式,大家保险对于城心社区的选址甚为严苛。社区不仅要靠近知名三甲医院、特级医院或知名专科医院,满足刚性医疗需求;还要毗邻公园绿地、商超餐饮、文体设施,让养老生活充满“烟火气”;此外,周边还要有一个或多个地铁或公交站点,便于出行及子女探望。

生活照护、安全保障和医疗需求这类“刚需”依然是长者选择入住“城心社区”的核心驱动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大家保险“城心社区”在住长者的平均年龄84岁,几乎全部患有慢性疾病。“高糖冠脑”四类慢病在整体长者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其中自理长者疾病主要集中在退行性病变,护理长者疾病特征为各大脏器功能逐渐衰竭,且社区长者普遍患有三种以上慢病,并且同时服用五种以上药物,对于多学科会诊、专科诊疗、用药调整等医疗需求较大。

近期开业的大家的家·上海静安城心社区积极加入静安区“五床联动”医养融合模式,打通机构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医疗病床之间的转介通道,在此基础上与“健康云”平台深度合作,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对接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等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我们解决了养老行业的一个痛点:医院不敢放、家属不敢接、机构不敢收。”医疗主管表示,通过“五床联动”机制,长者健康时在社区享受日常照护,突发疾病时快速转至医疗病床,病情稳定后又能灵活转回社区病床康复,全过程无缝衔接。

从物业的发现评估、设计改造,到养老社区的运营管理、床位销售,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已走过六年的发展历程,逐步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模块化复制能力、服务标准化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已能够实现当期盈亏平衡。截至目前,大家保险已在全国14个城市完成16个城心社区的布局,在北京的三家城心医养社区入住率均超过85%。

“虽然养老机构的选址、运营模式等可以在不同城市快速复制,但服务理念需要做动态调整,因为不同城市的老年人群在消费习惯、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经过了近两年的迅速扩张后,“城心养老”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沉淀下来将16个已布局的城心社区做到“有口皆碑”,持续寻求项目质量和发展速度的最佳平衡点。在核心业务成熟之后,未来,大家健投将逐步完善多层次养老社区的布局,形成覆盖更广人群需求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将探索更加“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与持有闲置物业且愿意进入养老行业的相关资产方合作,输出养老服务与管理能力。(经济日报记者 杨然)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