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GDP总量突破101万亿元。怎么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总体表现?消费、投资、外贸……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和亮点?完成全年目标,还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加把劲、出实招?
“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较多的背景之下,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表现出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付凌晖: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成绩单?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数据符合大家预期的趋势。一方面跟整个外部环境的恶化有密切关联,同时,我们也看到政策出台的节奏,也决定了季度波动的规律。在一揽子逆周期政策的作用下,整个季度依然实现了基本平稳,同时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我们年初所制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这是很重要的。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在今年依然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韧性超乎想象
刘元春:从数据来看,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弹性、韧性超乎想象。我们在非美市场出现了持续扩张。这些扩张的核心因素来源于中国在创新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超级竞争力。
另一方面,这些年,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上扬,我们采取了以开放对冲封闭的措施,持续进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使我们在很多新的贸易市场上得到了全面拓展。

如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专家支招
刘元春:对于民间投资而言,一方面要在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拓展空间,破除地方上的障碍。另外,要在服务投资上加大力度,这是民间投资的重中之重。
第四季度政策上应该如何发力?
刘元春表示:①发挥好相应的政策额度和政策工具的既定效能。②要针对关键点进行定向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