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自7月1日暑运以来,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出入境人员数量达1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其中,8月9日,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总数达15.7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出入境人员数量最高纪录。
暑运期间,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家庭亲子游、暑期研学游等多股客流叠加。截至8月10日,上海边检机关在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累计查验出境内地旅客数量超158万人次,占出境旅客总量的67.7%。另外,外籍人员中国游热度不减,截至8月10日,上海边检机关在两大空港口岸累计查验入境外籍旅客数量5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4%。其中,有27.1万人次的外籍旅客利用免签政策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上海口岸入境,占同期入境外籍旅客总量的超51%。
出现客流高峰的不仅是上海。8月9日至10日,深港口岸迎来暑期跨境客流高峰,深圳边检总站日均查验量达108.7万人次,其中8月9日单日查验量突破109.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中越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助力河口口岸暑期客流大幅增长
今年6月,越南首家银行成功接入中国银联跨境支付网络,解决了现金兑换复杂和银行卡兼容性差的难题。云南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了边民互市、跨境旅游和商贸往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暑期客流的持续增长。
在中越边境的河口口岸,越南游客阮乔月娥正在一家特产商店用手机扫码支付。伴随着手机的“嘀”声,一笔跨境交易瞬间完成。
支付壁垒的消除推动了跨境文旅消费的升温。据统计,自今年6月中越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机制实施以来,截至8月11日,河口口岸的出入境人员已达99.6万人次,同比增长8.2%。与此同时,通过河口口岸的外国旅游团达2077个,数量大幅增长。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包含外国人入境卡自助填单系统,开设跨境旅游团“网上预申报”通道,并增设专用查验窗口,确保旅客能够顺畅“快通关、快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