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05年非国有经济报告:转变增长方式增速高位回调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2月07日 07:16
夏小林
    □2005年非国有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该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略有加快;企业亏损增加,利润增幅明显下降;进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内资企业的短期贷款负增长,外资企业高速增长。

    □2005年非国有经济的体制和政策待遇获得突破性改善,私营企业投资跃居第一,私营工业增速名列第一。“非公经济36条”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非国有经济加快步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轨道。

    □国资委制定国资转让和减持比例底线时,要使用能够更多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并经人大审议。谨防外资的产业“斩首计划”。“土地私有化”和“政府不干预劳动力市场”的建议再次落空。

    □2006年非国有经济增长将高位趋缓。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内资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多内、外因素的挑战。民间投资人要开阔视野,讲究科学,抓准机会,慎重布局,加快重组。

    一、增长与结构

    非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调,其中,私营企业投资增速跃居第一,外商投资大幅下跌。2005年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见图1)。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是26.2%、32%、31.5%、31%。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增长42.1%,比上年增加13.9个百分点;其他企业增长29.5%,比上年减少10.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20.1%,比上年减少1.9个百分点。

    分细类横向比较,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私营企业(61%),其他企业(42.8%),有限责任公司(37.2%),集体企业(29.9%),股份有限公司(22.6%)。外商企业的投资增速从2004年的52.2%下降为20.7%。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增速分别为16.6%和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2%(见图2)。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占比为65.3%,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合计为16.5%(私营企业为10.5%),集体企业为9.1%,其他企业为39.7%。

    工业增速略有上升。2005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增速为17.1%,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见图3)。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6.5%、16.9%、16.9%、17.1%,体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的特点。其中,集体企业增长12.4%,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6%,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7.8%,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增长16.6%,比上年减少2.2个百分点。其中,单独计算的私营企业的增速约为2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82.3%,比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企业为48.4%,三资企业为28.6%,集体企业为3.9%,股份合作企业为1.4%。但扣除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份额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0.8%。另外,单独计算的私营企业的比重约为17%。如私营企业与三资企业的产出合计,其在增加值中的比重约为45.6%。

    亏损企业增加。2005年全国多数工业行业利润增幅明显回落,非国有部门也不例外。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2.6%;其亏损总额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46%。在全部亏损企业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约占79%。

    进出口增速明显回落。2005年非国有企业出口增长34.9%,进口增长20.3%,分别下降11.5个和22.1个百分点。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长31.2%,下降9.7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4.8%,下降11.7个百分点;其他企业增长62.1%,下降36.9个百分点。

    在出口和进口总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是77.8%和70.1%。在出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58.3%,集体企业为4.8%,其他企业上升到14.8%。

    短期贷款负增长。2005年非国有企业(乡镇、个私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继续保持负增长。但其中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增长43.3%,比上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

    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占比为1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乡镇企业为9.1%,个体私营企业为1%,三资企业为4%。

1,2,3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