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黑心棉”背后的黑手

2009年05月27日 15:46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打假行动,是国家质检总局部署的“质量和安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把搜集絮用纤维制品制假售假信息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专人负责,每天3次,使陕西“黑心棉”事件第一时间被捕捉到。

    3月11日8时10分,陕西省纤检局接到了中纤局的部署,立即责成咸阳市纤检所赶赴现场依法查处。8时30分,咸阳市纤检所迅速将情况通报乾县质监局和乾县纤检站,要求立即采取行动,同时前往乾县现场督察。16时30分,在咸阳市政府、咸阳市质监局、咸阳市纤检所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依法封存了6家涉嫌违法的企业的生产设备20余台,扣押没收问题产品8吨。

    12日,中纤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提出“黑心棉”和再加工纤维的制售活动从原重点区域向其他省区转移的倾向,要求流出地、流经地、流入地的专业纤检机构执法打假不留死角。13日,中纤局派员前往陕西省乾县对查处情况进行督察,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乾县涉及氯水漂白生产再加工(棉)纤维的6个工商业户被吊销了营业执照,涉案的90多个漂染池全部捣毁,涉案人员被行政拘留4人、刑事拘留1人;武功县有4户再加工棉业户的营业执照被暂扣。从3月12日以来,全国各级专业纤检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2947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及集团购买单位1056家,检查原料116吨,检查絮用纤维制品29.5万件,办理各类案件60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36个。对以往再加工纤维和絮用纤维制品问题较多和近期反映存在问题的9个省,中纤局派出调查组,并对其中的湖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贵州6省下发了督办通知。其中,贵州省纤检局会同地方质监部门对遵义市南宫山8家劣质絮棉生产窝点进行了查处,涉及劣质棉絮516床,再加工纤维6万公斤。

    陕西省“黑心棉”事件并不是中纤局抓住的第一个案例。3月6日,中纤局在某网站发现,深圳有一个废旧纤维制品收购场所,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在广东南海地区、云南昆明郊区等地分别发现了“黑心棉”生产窝点,并在第一时间予以查处。

    中纤局还对进城务工人员用絮用纤维制品的专项检查。春季农民工返城之际,中纤局组织天津、上海、山西、江苏、浙江等地的专业纤检机构开展了这次专项检查活动。这次行动共检查了34个建筑工地和36个工矿企业,检查棉衣、棉被、棉褥等絮用纤维制品2.48万件,查出不合格絮用纤维制品6059件。

    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合格絮用纤维制品对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危害,从5月5日开始,根据中纤局的部署,各级专业纤检机构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进城务工人员用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宣传活动,目前,这项宣传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婴幼儿这一特殊的群体得到中纤局的关注。从4月16日至5月8日,中纤局部署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开展了幼儿园絮用纤维制品的专项检查,检查的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纳入集团质量监控制度的幼儿园,还包括未纳入集团质量监控制度的幼儿园。目前,各地的检查工作已结束,结果正在统计中,中纤局将针对这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婴幼儿用絮用纤维制品的监管。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