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如何走好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道路?

2018年12月13日 14:4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道路”高峰论坛之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道路”邀请到了《光子研究》主编周治平、《光:科学与技术》常务副主编白雨虹、《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主编刘闯、《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主编佘诗刚、《NEJM医学前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赵剑飞,他们在办刊人的国际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举措、国际化道路等方面做了主题演讲。办刊人应以人类科学发展的广阔视野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寻求解决方案。努力办好科技期刊力的终极目标是与科学研究紧密融合。作为科技期刊的办刊人,我们始终坚信,优秀的期刊必定是基业长青才可能百年传承,而办刊中任何的急功近利之举或许能得一时之宠,最终必将贻笑大方。作为将立志领衔世界科技潮流的泱泱大国,我们千万不要仅凭拥有几本世界二三流水平的外文科技期刊就沾沾自喜,更要认清形势的严峻。重要观点如下:

  一、办刊人不能只关注期刊:中美贸易战与你我相关

  白雨虹讲述到:美国国家实验室已拒绝评审来自中国的稿件。他们最近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劳伦斯利物莫国家实验室一位科学家朋友的邮件,“很不幸的是,我必须拒绝你们的邀请。因为我们单位的最新规定是要求我们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不能评审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

  人类关于基础科学理论已经停滞了将近70年。我们现在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应用科技的发展,基础理论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爱因斯坦的时代;基础理论不突破,应用科技发展是有极限的。当美国发现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越来越困难时,回头全力狙击追击者就是最合理的选择。这实际代表着一种存量博弈的思维——我的高科技向前走不动,我就只能狙击追击者不要赶上来。存量博弈本质就是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所以,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复杂化就无法避免。

  二、期刊国际化:英文期刊本来就应该是国际化的

  如果向国际知名期刊主编请教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问题,他们共同的答案是:英文期刊本来就应该是国际化的,否则为什么要办英文刊?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提法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打造国际一流期刊4个关键点:1)办刊队伍必须是国际化的,即国际编委会、国际审稿专家、国际作者队伍;2)一流的国际的出版传播平台;3)有来自国家、研究所、项目的经费支持;4)采用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

  国际化是一个长远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作者——都是谁在投稿?读者——文章写给谁看?审稿人——是否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支持体系?办刊人——有国际化视野吗?办刊体系——国际化了吗?国际科学共同体内有影响力吗?有国际资源的支持吗?

  三、主编在创办新刊中的重要职责

  北京大学教授、《光子研究》(Photonics Research)主编周治平分享了他在创办国际期刊的体会。主编应从学术的角度,确定刊物的目标和方向;从管理的角度,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从情怀的角度,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经验。具体工作涉及以下5个方面:1)确定刊物方向,制定出版策略;2)组建编委团队,邀约重量级文章;3)把握领域热点,组织前沿专题;4)提高审稿质量,遴选优秀文章;5)宣传期刊,提高期刊国际知名度。

  周治平主编每月举行定期电话会议,听取对期刊专题、审稿、编校、宣传等工作的汇报,并对每项工作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参加美国光学学会(OSA)年会,与OSA的高层和旗下著名光学类期刊的主编们讨论《光子研究》的国际化发展问题, 制定新的期刊出版方。不定时邮件、电话联系,及时沟通期刊相关事宜。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及时通过邮件、电话等与主编联系,主编参与并尽快解决。

  四、中国需要开辟一条与“借船出海”并驾齐驱的“造船出海”之路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记载:被列于“登峰”计划的18种期刊全部“借船”;中国179种SCI(2016)期刊中,166种“借船”,占总量的92.74%;中国被SCI检索排名前70名期刊全部“借船”。因此,科技界发声:要“借船出海”,更要“造船出海”!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造船出海”正是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中国出版界更要加大“造船出海”的力度。

  对中国“造船”之路的两点建议:(1)建设国家知识整合和服务平台。以开放获取为“抓手”,建设中国国家级学术期刊整合共享与知识服务平台。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日本J-Stage的经验。(2)加大力度支持一批纳入国家知识服务平台的双语刊、英文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应将资助“借船出海”战略逐步转移到“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并举战略,为国家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内容。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率先行动中应将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纳入其中,需要先导A类专项力度的重视程度,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中文期刊转向中英文双语刊。

  五、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总体成效初显、推动作用被广泛认可

  (一)取得的成就

  项目总体成效初显,推动作用被广泛认可;项目申报竞争激烈,淘汰机制彰显公平;项目方案设计合理,新刊创办步伐喜人;项目设计不断创新,登峰计划继续添彩;项目引领继续发力,评估监督得到加强。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合作战略多处开花,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不断深入。截至2018年9月,中国已有80%以上英文科技期刊与国外相应出版商或机构合作。2016年底获得“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的16种期刊全部与Elsevier、Springer Nature等国外出版商合作出版。在学术质量标准、编辑出版质量控制、出版伦理道德要求、宣传推广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国际化办刊经验。

  国际学术影响指标稳步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6月,SCIE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总数为210余种,位于Q1区的科技期刊数量由2013年的11种增加至2017年的46种。

  (二)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资源整合工作不到位(小、散、弱未得到根本改善),主办、承办单位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期刊国际化运营力度和水平不足(体制机制急需创新),未形成有效的末位淘汰机制,少数“劣质”期刊影响大环境,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估方法不利于国内英文期刊发展,编辑出版人才晋升和激励机制不通畅。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