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18专题 > 中国铁路改革开放40年 40人 > 精彩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官淼:旅客带着高期望 我们就要做出最高水准服务

2018年09月04日 14:2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我坐的是复兴号吗?是最快的吗?复兴号和别的火车有什么区别啊?”这是北京客运段高铁一队38组列车长官淼最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随着复兴号列车开行的增加,旅客们越来越在意自己是不是享受到了中国铁路的“最高待遇”,而这一句句的提问也时时提醒着官淼和她的组员们,旅客的需求在提高,铁路的服务就要跟着提升,“旅客乘坐高铁是带着更高的期望来的,我们就应该做出最高水准的服务。”

官淼和她的组员们准备接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每一次提速都是一次对服务的考验

  从时速160公里的直达列车到250公里的动车组,从时速300公里的和谐号到350公里的复兴号,官淼值乘的列车越跑越快,而她也一直在给自己的服务“提速”。

  2010年,官淼成为了第一批高铁列车员,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高姐”们只能按着自己心中的“最高标准”一步步摸索。“我们针对高铁运行的特点改进服务,比如相对于直达列车,高铁是白天运行,中途站较多,停车时间短,因此旅客的上下车情况就复杂了很多,再加上特殊重点旅客较多,所以我们就要进行细化措施,停车前提前提醒旅客准备下车等等。” 官淼回忆说。

  而到了值乘时速350公里复兴号的时候,更高的要求来了。“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高铁服务的经验,另外,复兴号的乘务组都是各个兄弟单位选来的‘精兵强将’,大家的业务水平都很高,但是标准并不统一,这就需要我们优中选优,在各个环节上够采用最高的标准,并最终统一起来。每次列车提速的同时也要对服务进行提升,要总结之前的各种经验,把服务统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官淼说。

工作中的官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旅客追求乘车体验 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如今,人们乘坐火车已经不再是只要求“到站”,旅途过程中的体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列车上的餐饮体验,已经从过去的盒饭泡面提升到了手机订餐,定特产,而且可以预定的时间也从原来的提前2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1小时。这让旅客的乘车体验越来越好,这就要求列车员要规划好如何送餐,多长时间送到,如果餐食出现问题如何与商家沟通,这些都是摆在列车员面前的新问题。

  “旅客追求服务体验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有旅客就会跟我们提出列车员怎么不对我微笑之类的意见,这就是告诉我们,服务要不断细化。”官淼在总结工作时越来越意识到,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在“后台”见功夫,“列车长在私底下要让班组有一个良好的氛围,由于列车服务优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我就要尽量疏导班组成员的各种压力,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服务旅客的过程中。”

  10年的工作经验被官淼总结成“和善瑰丽”四个字,一趟列车就是一个临时的大家庭, “和”就是我们要用服务让人人都能做到以和为贵,那么列车就是和谐平安的;“善”就是要那发自内心的为旅客着想,善待旅客如亲人;“瑰丽”,是我们要向旅客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给旅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如今,官淼的乘务组就以“和善瑰丽”为名,成为了旅客心中的品牌班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佟明彪)

(责任编辑:苏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