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的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层次清晰,我完全赞成和坚决拥护。”昨(5日)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的发言中,对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报告充分反映了国务院把今年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的决心和信心。
黄华华从四个方面谈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始至终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全面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二是实事求是。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和重大政策突破,亮点纷呈,体现出连续性、改革性和创新性。三是重点突出。紧紧抓住事关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无论总结成绩还是部署工作都加重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分量。四是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总理的报告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广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华华结合广东的发展谈了体会。过去一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效显著。长期以来的“四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国民经济初步呈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增长、高效益,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三低两高一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5968亿元,增长14.1%,约占全国1/8.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持续下降。节约集约用地效果明显,每新增亿元生产总值新增建设用地在20 05年比2002年下降65%的基础上又下降18.8%.
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绩。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起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
抗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去年,广东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安排资金25亿多元,海内外各界捐助5.6亿元,调集大批物资,确保6.6万全倒户元旦前基本都搬进了新居,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正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全省各级对“三农”投入明显加大,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46亿元,增长20.6%.
内外源型经济齐头并进。民营经济高速发展,全省私营企业总数由2002年的25万多户发展到55万多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30.1%.国有企业稳步发展,全省国有经营性资产达1.3万亿元。外经贸快速健康发展,全省进出口总额5272亿美元,其中出口达3020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的31.2%.
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山区发展继续成为突出亮点,清远、河源等5个山区市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粤东发展开始提速,粤西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保的投入,其中省级投入169亿元,占省级一般预算支出的36%.
2007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黄华华表示,我省提出了2007年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等规划目标。重点在“六个坚持、六个突出”上下功夫:坚持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抓好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统筹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和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