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两会自主创新 > 图片 > 正文
 
徐冠巨:浙商要“居危思危”超越自我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3月04日 09:34
慎海雄 章苒
    被誉为中国“第一商帮”的浙商以善于捕捉商机著称。不过,日前在长三角地区调研的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却提出了预警。他认为,浙商要“居危思危”,摒弃粗放型、“暴发”式的发展,及早走向规范和理性,争取好中求快。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徐冠巨专门赶在“两会”召开前夕,以浙商为蓝本,就民营经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调研。上海和江苏是浙商走出家门后扎根最密集的区域,目前有大小浙商约70万人。徐冠巨说,浙商发展到今天,应该考虑:过去是怎么发展的、现在到了什么阶段、未来之路如何走?“浙商的信心指数普遍高是好事,说明浙商对自己有信心,但一定要防止昙花一现,今天行,明天行不行?”徐冠巨说,“我觉得有些老板最大的悲哀是:活得好自己不知道,如何‘死掉’自己也不知道;有些人连怎么发财的自己都不知道,一味迷信运气好。”他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市场、制度等的成熟与规范,浙商应该及早走向规范和理性,“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目前,浙商已在全国成立了20多个全国性商会,省级以下到县市级的浙商商会,已经超过500个。徐冠巨说,大多数浙商到各地发展创业时,本着共赢的理念融入当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赢得了普遍赞誉,打响了“浙商”品牌。也有极个别的为了发财而不惜一切代价,败坏了浙商声誉。“其实,小智慧只能做小事业,大智慧才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品牌。”徐冠巨说,浙商应该是眼界开阔、脚踏实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许多浙商自觉实践,比如提倡“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心企业”的理念等,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企业做大了,却同时拖欠工资、污染环境,把自己的高兴建立在别人不高兴的基础上,这是人所不齿的。”

    徐冠巨说,浙商发展壮大到今天,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这种创新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仅要在某项技术、某种产品上创新,而且要在商业模式上创新。从传统制造业中走出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事高科技产业,这也是一种创新。科技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等还要继续创新。

    “浙商善于做生意,生意也要善于创新。”徐冠巨说,以前浙商单向走动,就是做市场,“买全国卖全国”,今后要在注重做市场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自主创新,营造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双向“走动”。他认为,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定要把“自主创新”这一浙商长期以来的“短腿”补上去。“如果把善于做市场与善于自主创新两种优势结合在一起,浙商的实力会更强大。”
 
来源:新华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