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探秘 秦岭史料集述_文化之路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国际经济 ·数据中心 ·时尚生活 ·科技频道 ·CE读书 ·中国图片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西汉高速行 > 文化之路 > 正文
 
龙脉探秘 秦岭史料集述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8月20日 16:08

    第二章古代秦岭中经济发展及重要信道

    前言

    秦岭原来是一片苍茫林海,秦岭蕴藏的物质能量哺育了古长安繁华的京畿之地和富可偏安的陕南盆地,为历代统治者雄视百代的宏图大略提供了富足的物质保障。历代以来其战略重要性被统治者所重视。

    秦岭北坡发育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俗称“七十二峪”,是南北孔道。在我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蜿蜒在大山深涧的空中走廊,被誉为“穿越时空的高速公路”在古代政治、交通、军事、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著名的有陈仓道(即今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所经路线)、褒斜道、傥骆道、子午(即西万公路)道等。

    第一节秦岭造就最早拥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关中平原

    在中国,提到“天府之国”,人们立刻会想到四川成都平原。但相关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拥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是陕西关中地区。森林稀少、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的关中在唐以前的景象是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天府”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38年,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这是关于“天府”之地的最早记载。

    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人文学院副教授考证,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燕冀平原(今北京、河北一带)、巴蜀(成都平原)、江淮以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盛京(今沈阳一带)。地处陕西潼关以西到宝鸡市以东的关中地区,号称800里秦川,地势险要,物产丰饶,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比成都平原冠名“天府”早500多年。关中地区作为“天府之国”多次被载入二十五史,显示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位居各“天府”之首。然而清代以后,却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与“天府之国”联系起来了。关中何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王教授说,关中地区失去这一美称与人为因素有关。关中在古代曾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周秦汉唐等王朝皆定都于关中。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开发,也使“天府之国”扬名天下。但另一方面,也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在汉唐兴盛时期,长安城人口就已逾百万。

    关中平原上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地区,也超过了关中平原的承载能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再加上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导致关中人口外迁,水利失修,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五代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东移、北移和经济中心的南移,关中不再受关注,残破的景象长期得不到恢复。

    明代以后,关中地区气候开始恶化,天气逐渐由暖变冷。在气候振荡的过程中,关中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不仅长期干旱,还遭受过大地震的破坏。大量的林木被用来烧火取暖,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起来,关中在全国的地位继续下降,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天府之国”。

    第二节秦岭的古代行政建制变迁

    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可推断在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马家镇杨家村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等说明先民在秦岭地区繁衍生息的历史十分悠久,遍及秦岭地区众多县城的多处原始社会遗址,证实了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相传,尧舜时期,尧封帝喾之子契于商。契即殷商之始祖。夏商时期,在陕南境内的秦岭地区都属于梁州之地。西周和春秋时期,商洛地区就属晋,而汉中、安康属楚。战国时期,秦岭大多属于秦地。秦汉时期,秦在陕南地区共设12个县,其中位于秦岭地区的就有略阳、凤县、上雒(商洛)和商县等。嘉陵江流域的略阳、凤县,在秦汉两代称嘉陵道,属北都郡,而丹江流域的上雒、商县则是秦王朝的根据地。《史记》、《汉书》中就有“南山檀柘;天水陇西山多林木;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山林竹木果实之饶;武都地杂氐羌,皆西南外夷,武帝初开治;楚有汉江川泽山林之饶,或火耕水耨,以渔猎山伐为业”以及“褒斜材木竹箭之饶”的记载,足以说明秦岭山区当时森林繁盛,而农业种植和捕鱼伐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从汉末到隋唐统一的300多年间,汉中地区有“后汉,张鲁居汉中,改为汉宁郡,曹操讨平之,复为汉中郡”之说。也就是说,三国鼎立时,汉中地区还是汉中郡。西晋属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在地。唐代设置其为兴元府,洋州和兴州12县,而宋、辽、金时期称为兴元府。安康地区在曹魏平张鲁后,从原汉中分出,设为魏兴郡,县治同汉;晋时魏兴郡仍沿旧治,而永嘉离乱后属东晋,隋唐设金州汉阴郡,宋置金州安康郡,隶属京西南路,县治袭唐。商洛地区秦归内史,汉初至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州郡属治变化频繁,但县治沿旧。唐置商州上洛郡。北宋沿唐旧治,隶永兴军路,金属京兆府。
 
共(6)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 页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
 ·一洞穿秦岭 关隘变通途 ·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天堑变通途
 ·我国将在秦岭北麓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谢亚龙下课"域名遭抢注 成流行词全球传播(图)
·潘石屹不惧质疑逆市涨价 称处境与他人完全相反
·彭丽媛在维也纳演绎木兰诗篇 获授荣誉证书(图)
·龚方雄:尚有1000亿减税空间"外储管理要有创造性"
·创业板 早推还是晚推?
·电子商务用户转战搜索引擎 巨擎经历"过冬"考验
·减税呼声四起 专家:当前是个人所得税减税好时机
·布莱尔: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一个新纪元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商务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