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一届“新国企·中国梦”影像大赛摄影类一等奖作品(组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经搜索

回顾:第一届“新国企·中国梦”影像大赛摄影类一等奖作品(组图)

2014年09月15日 15: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摄影作品《合力》 作者:赵志年 

  中国能建山西电建二公司职工赵志年摄影作品《合力》在第一届“新国企·中国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中国能建选送的摄影作品《合力》记录了山西电建二公司职工战风雪、保工期,坚守岗位的生动场景,是一件展现电建职工风采、记录电建事业发展瞬间、讴歌时代的精品佳作。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和储备基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参与建设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与新疆-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战略、服务西部大开发、实施“疆电外送”的关键工程,同时也是综合开发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工程,被喻为联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承建的9标段位于甘肃敦煌市外荒芜的戈壁里,自然环境尤其恶劣,夏季地表温度能达到70度,冬季最低温度在零下40度以下。今年4月,我作为一名电力新闻工作者到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但我仍充分感受到了戈壁滩上艰苦的工作环境,沙尘暴、强烈的日照、干燥的气候让人嘴唇开裂,我们随行的几个人都流鼻血;还有危机四伏的沼泽地、随处可见的大漠蜥蜴、小野狼,让人胆战心惊;戈壁滩里没有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得靠送,喝的水尚显紧张,洗澡、洗衣更是奢望。我们负责施工的同事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远离家乡、父母、妻子和儿女,长年累月奋战在电力工程建设的第一线,用勤劳和汗水诠释了国家电网人的责任和担当。当我站在这一基基铁塔和一根根银线下,想象源源不断的电力通过这些通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了万家灯火,作为一名国家电网人,我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系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一线员工张弛)

(责任编辑:施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