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手”该如何伸——政府在“错峰生产”中要发挥引导作用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有形的手”该如何伸——政府在“错峰生产”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2014年07月11日 09:52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建材报》   

  市场与政府在调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政府干预论适度修正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主义理念,但“两只手”的力度大小、何时该“伸手”及何时要“握手”则成为资源配置中的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全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发挥市场的作用。

  国务院参事蒋明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定要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既不能全部依靠政府,也不能持续无序的市场状态。

  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表示,“错峰生产”必须要政府与企业联动,政府要直到支持引导的作用,让水泥企业在不折损利益的前提下,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本次调研期间,参与座谈、接受采访的人士虽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但都认为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伸手干预市场。

  在吉林调研时研讨会上大多数代表共同的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要在“错峰生产”开始之前,出台鼓励支持的政策。

  黑龙江企业家科学家协会会长张春辉表示,“错峰生产”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环境治理和发展市场经济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经过论证,大家都认为“错峰生产”是好事,就要制定让大家都愿意做的保护政策。有人破坏规矩怎么办,政府应该发挥作用,政府各职能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此次调研所涉及的各项建议。

  “只要国家相关部委能够出台政策,我们发改委和工信厅一定会联合下发正式文件,出台吉林省的鼓励支持政策,从财政部门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来自吉林省发改委的吴俊岩在会上作了明确表态。

  吉林省交通厅高建局材料采购处负责人孙立涛提出建议:如果实行“错峰生产”,国家相关部委可以借鉴“信誉评价”的方式,在统一的机制下,将“错峰生产”纳入企业信誉体系的一部分,建立北方水泥企业的信誉指数。作为信誉商,未来在每年的投标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

  黑龙江省建材工业协会会长韩世涛则建议建立全国一致性机制,建立补偿金制度,如果没有采暖期的熟料进入错峰停产的区域,应该给予采暖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对企业的效益的损失。还有就是国家相关部门要有统一的政策,错峰有统一性,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规生产成本。

  政策推助的同时,发挥良性市场调节能力,是记者在在四个省区调研时听到的主流声音。

  辽宁省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张宏主张让市场发挥作用。她说:“现在的情况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件事情涉及到企业切身利益,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

  张宏着重表示,这件事情要做到公平公正,还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政府部门不可能出台具体的措施,主要是从大的方向进行引导。并建议水泥企业应该好好考虑兼并重组问题,通过市场的力量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辽宁大鹰水泥总经理王昭文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以治理雾霾为由头提出的水泥“错峰生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停窑只是暂时将产能“冻结”,并没有化解掉。

  既然政府出台相关“错峰生产”的具体政策很困难,能否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比如对主动停产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提高不停产企业的电费等。

  但当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时,孙美斌对企业自律持怀疑态度,也不认为政府应该直接干预,因为很难找到对企业采取经济调节手段的法律依据。

  辽宁省建设厅公用事业处副处长刘绍伟则对水泥“错峰生产”持审慎态度。他认为,治理雾霾不能只抓住高污染的水泥企业。实际上对企业生产来讲,要靠大政策来调整。不能一窝蜂地关停企业,也不能一窝蜂全上,应该有计划,根据本地供需量,制定相应政策。不能说把试点地区企业关停,外地的水泥再进来,最终造成的不是洪水外溢,而是洪水冲进了我们家园。

  在亚泰集团副总裁徐德复看来,“错峰生产”的推动,离不开三个层面,政府出台合理有效的政策,各省市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达成互动,形成一定的约束机制,各省区之间在统一的监管机制下,遵守承诺、履行责任。只要各方面都尽力,“错峰生产”的实施并不难。

  双鸭山新时代水泥董事长佟兆启更是建议将“错峰生产”的准备工作和一些细节问题交给建材专家进行详细研究。

  总体来看,接受采访的人士表达的观点是:错峰生产完全依靠行业自律做不到,而完全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也不现实。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加大企业的违规成本,并加强监管力度,做到行政命令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最终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但也有部分与会人员表示:“错峰生产”无论从改善环境,抑或化解产能过剩等各方面有利无害,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那么,应该采取坚决严厉的措施,比如,由政府出台政策,在采暖季统一“拉闸限电”等方式,不仅保证了守信用的水泥企业不受伤害,也避免因此而滋生小企业鱼目混珠,甚至违规项目兴风作浪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