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外来水泥钻了空子——“边界问题”需要政策保护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能让外来水泥钻了空子——“边界问题”需要政策保护

2014年07月11日 0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建材报》   

  在此次四省区的调研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错峰生产”要早日实行,一定是先从北方部分采暖区开始率先实行,而最终的推广和实施范围,应该是北方及西北所有采暖区域。

  第一阶段实行“错峰生产”的区域究竟是两会提案所建议的东北三省、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四省一区),还是经过多方探讨,将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及环津京区域(河北省、陕西省)等八省区涵盖进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协调。

  但是,无论是四省一区还是八省区,都有一个问题凸现出来,此次调研的过程中,也成为非常重要的调研课题,这就是实行错峰生产区域的边界省份,在停产期间,如何阻止周边省份的水泥企业借机侵入当地市场,扰乱行业秩序的问题。

  辽宁省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子君说得直截了当:“作为北方的水泥企业,我们支持赞同错峰生产,但是,不要让我们停产留下来的市场空间,反而让外来水泥钻了空子。”

  按现有错峰区域的规划建议,辽宁省并不属于大范围的“边界地区”,但是,辽宁省在几年前曾经尝试过省内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却因为无法阻止外来水泥的借机侵入而最终没有长久实施下去。

  “行业跨区域的侵占,造成了企业利益上的冲突,企业就不会支持这个政策。区域性的摩擦,是错峰生产能否实施的关键因素,比如,辽宁沿海地区的水泥市场就会面临着山东水泥的侵入。”崔子君说。

  尽管,经济日报与中国建材报联合调研组第二轮赴河北、山西等省区的调研工作尚未开始,但从前一阶段本报围绕两会错峰生产提案听取河北省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的意见,以及第一轮调研中,从冀东集团东北大区的总经理王学刚、冀东辽阳公司总经理史东海及冀东内蒙古大区总经理王继成的反馈中,已有一定的了解,无论按着四省一区或八省区来划分错峰生产率先实行的区域,河北省都属于“边界区域”,河北省水泥企业的经营者最大的担忧,也正是“边界问题。”

  作为另一大“边界区域”的内蒙古自治区,狭长的地域,却与东北、西北、华北的省区都有交界,仅中部区域就与山西晋北、陕北、宁夏东部等区域毗邻,正如当地水泥企业代表所言:他们要防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不留神就会受到多方夹击。

  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调研员孙美斌说得很明确:只要解决好两个问题,错峰生产在内蒙古实行就不难了,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边界问题”。

  如何解决“边界问题”?绝大多数被调研者给出的意见是:首先是,政府出台强有力的保障政策,此外,实行错峰生产的区域范围也要尽快扩大。

  “错峰生产要想尽快实施,政府首先要拿出政策来解决跨省区市场交叉问题,我认为这是率先要考虑的一步,必须依靠政府来多出主意想办法。”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先胜说。

  作为备受夹击,且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内蒙古自治区,尤其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交界省份还包括甘肃、宁夏等没有涉入“错峰生产两会提案”的西北区域,实行错峰生产,地方政府部门的担忧的确比其他省区要更多。

  孙美斌及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张刚都提出建议,尽可能考虑早日将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采暖区纳入进来,形成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区域联合机制,这对于与多省交界的内蒙古而言,是一种必要的保护。

  即便不在“边界区域”范围内的东三省,也同样会有相似的担忧。

  吉林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副调研员李敬卫在吉林省的调研研讨会上表达了这样的态度:只要政府能够出台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在停产之际不要有外来企业侵入,吉林省水泥的错峰生产完全可以率先做起来。

  “无论采暖区的界定如何,都会存在边界的省区,比如,如果吉林省率先实行错峰生产,那么,吉林省的水泥企业势必要担心其他省区的水泥熟料来冲击我们的市场。因此,所谓制定鼓励政策,首先应该考虑制定保护边界省区不受外来冲击的政策,让采暖区的水泥企业可以放心推动错峰。”

  李敬卫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本次调研区域在“边界问题”方面的集体心声。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