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专家热议“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府、专家热议“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

2014年07月11日 09:31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建材报》   曾蕴瑶

  辽宁水泥市场: 群策群力 各方协同

  这是一场近3个小时始终保持热烈的座谈会,是一次恰逢其机、众望所归的交流。

  4月18日,辽宁省人民大厦10楼会议室,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错峰生产”辽宁座谈会如期举行,每个人桌面上几张信纸,一根铅笔,一倍白水,红色的横幅简洁而醒目。

  辽宁省水泥协会会长王友春和辽宁省水泥协会秘书长马世义提早来到了会议室,拿着参会人员名单跟会务人员做最后的确认,谁临时来不了,谁是新加进来的,他们都耐心、细心地再三嘱咐,以免出现一点纰漏。

  下午2点30,亚泰集团、山水集团、冀东集团、天瑞集团、大鹰集团的企业代表和辽宁省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厅、水利厅、环保厅、交通厅的政府代表,以及经济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网、中国建材报的媒体同仁准时入席。

  辽宁省水泥企业的分布和人员构成非常复杂,国内外的大集团聚集在此,辽宁水泥协会会长王友春曾说:“协会每次组织开会时,讲当地话的人不多,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闽南人、还有日本人,操着各地方言或外语。”虽然如此,但各企业家对“错峰生产”却都有着高度的认同。

  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亚春作为企业代表首先发言,他对水泥“错峰生产”机制持赞成态度,认为这一机制有助于整个建材市场回归理性经营,避免无需和恶性竞争,使企业良性发展,并能充分保护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辽宁山水总经理李文忠表示,他们在东北和内蒙的企业对整个提案持积极态度,愿意参与其中。“愿意积极配合错峰生产,并建议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小水泥厂。”辽阳天瑞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法伸也在座谈会上发出了支持的声音。

  有共识,就有分歧。参与座谈的大多数企业支持水泥“错峰生产”,也有一些企业表达了担心与顾虑。市场与政府在调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使得研讨会的气氛,进入高潮,错峰生产是协调机制成为了这次会议最后一个却没有最终解答的话题。

  巧的是,那天在会议室的隔壁,一个更大的会也在召开,麦克风的声音隐约传出,走廊里不时有人出来抽烟、聊天。

  而这场“错峰生产”会议持续了近3个小时,中间没有留休息时间,也几乎没人离场。在只能容纳20人的会议室里,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会场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每个在场的人都在对“错峰生产”说出了最想说的话。

  内蒙古水泥:市场有其特殊性

  4月22日,内蒙古“错峰生产”调研座谈会举行,早上9点,来自经信委、建设厅、交通厅、环保厅、水利厅的政府代表及内蒙古中联水泥、蒙西水泥、佳润集团、内蒙古世纪恒生矿业集团的企业代表们陆续入场。

  当记者递上相关的会议资料时,有人仔细翻看,有人说:“我在网上看了错峰的报道。”,也有人边翻阅资料,边交流着对“错峰生产提案”的态度和想法,甚是投入。

  9点半,会议准时开始,内蒙古水泥市场的落后产能已经很少,在呼市立窑已经消失殆尽。但这广阔疆域、狭长地带与资源禀赋,却给水泥“错峰生产”机制在内蒙古的落地带来了些许变数。

  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代表,都表现出对于地域问题的种种担心,蒙西水泥市场总监朱先胜认为,若想错峰生产,首先解决跨省区市场交叉的问题。

  这一翻话,得到了内蒙古中联水泥总经理孙荣泽及很多企业负责人的认同地域狭长和PVC产业积聚这两大特点,成为会议谈论实施错峰生产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

  毋庸讳言,水泥“错峰生产”机制要在内蒙古全面铺开还存在诸多困难,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反而会使主动“错峰生产”的企业招致损失。但可贵的是,睿智爽快的内蒙古水泥人正在想办法、出主意,通过各方协同,为“错峰生产”机制顺利推进出谋划策,这样的动力给内蒙古的水泥行业释放了无尽的正能量。

  在建材行业中,这样规模大小的会议,每天都在进行着无数场,但或许,正是这一次看似不起眼的会议,却对北方的水泥市场乃至全国的工业起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变。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