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冲刺 为了共同的理想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编者的话——冲刺 为了共同的理想

2014年07月11日 08:38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建材报》   

  在早春结束的两会上,近30位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联名上交了一份重量级的提案,提出构建“北方四省一区(黑、吉、辽、内蒙古、冀)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的建议,为避免重叠燃煤、减轻雾霾天气、减少能源消耗、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改善劳动条件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尽水泥行业的社会责任。

  这份提案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强烈的社会及行业的反响。

  从提案上交的当天晚上至第二天上午,新华社、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等200多家国内重要门户网站便展开了第一轮铺天盖地的网络轰击。随后的几天,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吉林日报、沈阳晚报、石家庄日报等40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报刊,均在重要版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点报道。

  作为建材行业的主流大报,中国建材报更加意识到,这份两会提案所承载的分量,对社会、对环境、对行业、对企业、对每一个行业人都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于是,本报第一时间集中报社精英力量,展开大型策划报道工作,在半个多的时间里连续推出13期关于“两会错峰生产提案”的系列报道。我们的报道,迅速在行业内各大专业网站和报刊掀起涟漪,转载量持续增长。

  从提案上交至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新闻媒体对于“错峰生产”的关注和报道从未间断,截止4月中旬,百度网站可搜索到“错峰生产”相关词条已超过40万条。

  提案人之一、著名媒体人白岩松,家乡就在内蒙古。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通过自身感悟谈起关于提案的想法、目的和意义,让无数行内外人感慨:这份由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发起的关乎建材行业发展的重大提案,更深刻地表达了其深远的意义: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行行有责。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减轻雾霾压力,改善环境尽责尽力。

  对于建材行业而言,“错峰生产”可以说是今年在建材行业里唯一的、影响力巨大的两会提案,在行业内迅速掀起持续不断的巨大波澜。著名水泥专家蒋明麟、王燕谋、徐德龙、高长明等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与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海螺集团、山水集团、冀东集团等水泥各大集团及上市公司企业家,陆续联络报社或积极接受报社专访,就此提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对于“错峰生产”的提案,用蒋明麟的一句话表达就是:这是一份承载着一个行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举措。

  许多专家企业家都表示,对于水泥行业而言,“错峰生产”不仅仅是行业应该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应该承担起来的行业责任,同时,亦是北方水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好平台。这是一份多方共赢、全社会受益的好提案。

  主管建材行业的政府相关部门,如工信部原材料司,及中国建材联合会、北方各省区建材行业协会、水泥行业协会领导人,也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在本报相继表达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工信部原材料司相关领导为此专门召开了几次探讨会,商讨关于“错峰生产”的具体实施意见、步骤,并与本报共同商议,通过多方调研和学术探讨,尽快拿出科学合理、详尽确凿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与各方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中,我们越发感到此份提案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也在采访和交流的过程中,详尽总结出大家对“错峰生产”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甚至包括关键实施细节上的疑问和忧虑,并形成了第一份详尽的、全行业层面上的分析报告分别提交了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联合会及经济日报社。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重要的经济话题之一,经济日报社委会对“错峰生产”的两会提案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结合我们的报告、工信部原材料司的相关意见,及总结精炼出众多行业领导、业内外专家学者和各方企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济日报社委会领导专门批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与中国建材报组成联合调研组,并在“四省一区”的基础上,提出东三省及环津京地区等北方八省区进行深入一线的调研活动。

  4月中旬,两报一网关于“错峰生产”联合调研组,分为两个分队,展开了第一轮基层调研的征程,分赴东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与四省区相关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一线企业经营者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来自一线的声音,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走访多家一线水泥企业,进一步了解水泥企业生存现状及产能过剩的实际情况,以及基层员工们的心声。

  历时一周的调研征程,我们一路感慨良多。

  一路上,我们听到了来自基层对于“错峰生产”的强烈愿望。很多北方水泥行业人士告诉我们,他们刚听到两会关于北方水泥错峰生产提案的消息时,欢呼雀跃,并开始为这份提案的可行性准备了很多材料和数据,急切地盼望着关于提案的进一步举措。

  “这份提案简直是说到我们心里去了……”,这样的话语不止出自一位一线企业经营者之口。最让我们感触的是,我们所到之处,几乎所有人都是带着期翼的眼神和急切的心情来迎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真正为推动此项提案早日实现尽一份力。

  各省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家对“错峰生产”表达出的高度赞同和强烈愿望,让我们为之震撼。而北方水泥企业产能过剩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的现实困顿,更让我们心情难于平静。

  一周的基层调研,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了企业家对“错峰生产”为何会行动之雀跃、盼望之心切。

  正如一位企业家坦诚的表达: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愿意承担这样一份社会责任。尽管雾霾的成因,绝非水泥行业的主因,但是,我们能为减轻雾霾尽到1%的力量,那也许就是一发动千军的带动力量,如果每个行业都能为缓解环境压力尽到哪怕是1%的微弱力量,也终有小何汇作大江的那一刻,发挥出巨大无穷的社会价值。

  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们愿意承担这样一份行业责任。尽管我们实施错峰生产,未必会化解全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一定能够极大地化解北方区域产能过剩的压力。也许,通过这样的一次举措,也会给南方的同行提供意想不到的思路,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联动,那么,化解全国性水泥产能过剩,错峰生产或许就是一把钥匙。甚至对化解其他重工业的产能过剩,也会是一块敲门砖。

  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公平透明的平台,为了北方水泥行业近3亿员工的利益;为了北方所有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漩涡中坚持不放弃的优秀企业;为了身处其中的全行业的每一份子能够看到有序的市场环境、良性的竞争平台、优化的产业布局和合理生产方式得以实现的那一天,这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源泉,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

  作为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基层的调研,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份好提案,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调研,公平严谨的实施,才可能产生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更有力度地推动行业进步。这其中,政府的引导与辅助、企业的需求与自律、协会的协调与互动,媒体的监督与传播,如同运转流畅的轴承一样需要环环相扣,与其说这是北方水泥企业的理想,不如说,这是我们共同期盼的未来。

  毫无疑问,“错峰生产”作为一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好提案,真正实施起来,却绝非易事。甚至,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推进、不断地完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碍,但是,如今,北方水泥行业众志成城,已经发出了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豪言壮语。

  身为媒体记者的我们,在一周的调研过程中,也越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要承载的那份责任,和为了这份责任充满毅力和勇气的激情,因为,作为新闻工作者,任何关乎社会发展、行业进步的创新举措和改革方向,都是我们传播的窗口和推动的使命,都是我们心中的一份理想。

  “错峰生产”的两会提案,为我们展开了一副理想的翅膀。如今,带着一线的心声和期翼,我们满载而归,与这份理想踏踏实实地跨进了一步。往后,为了实现这份理想,我们也同样会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