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大项目牵动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12月21日 19:02   来源:本站整理   佚名

  12月12日,济宁高新区佳世客中心、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DMF生产项目等 60个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在济宁高新区及各县市区集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涉及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总投资 144.8亿元,而传统煤炭产业项目只占10% 。据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 274亿元,利税 44.8亿元,对于济宁培植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经济战略转型、加快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将起到支撑引领作用。

  济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工业积累得益于煤炭,但也导致了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土地塌陷、生态破坏、农民失地等严重问题。“谋划发展新方式,探求发展新路径”对于济宁来说迫在眉睫。济宁未雨绸缪,及早提出“经济战略转型”的重大课题,变被动转型为主动转型、变生存转型为发展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布局、创新驱动、环境友好之路。

  “经济战略转型,不仅是一种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的转变,而且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转变。”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说。为促进转型,济宁着重抓了四个体系建设:

  ——培植新型产业体系。壮大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等支柱产业,提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造纸、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电子信息、光伏、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商贸物流、 科技信息、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重点做好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管理创新三篇文章。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国家级煤化工重点实验室,创建了“ 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正在筹建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实施了“百名博士引进工程”、“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五年五千新技师培训计划”等各类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打造全省重要的工程技术和职业技能人才基地。

  —— 完善生态环保体系。在加强生态恢复的同时,集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从企业、园区、行业和社区四个层面,构建全市循环经济大格局。

  —— 打造环境支撑体系。 坚持不懈地优化发展“软环境”,以提高政府效能为重点,严格规范审批、检查和收费,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

  大项目“ 牵一发而动全身” ,济宁大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推进经济战略转型。今年以来,济宁项目建设呈现出“新开工项目多、大项目好项目多”的局面。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项目达到2868个,在建和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 41个, 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12个;已达成协议项目 306个、合同项目 225 个,在谈项目 358个,形成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特别是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立项或开工,如投资 28亿元的科澳铝业大型铝挤压材项目,投资23亿元的吉利汽车发动机及零配件基地项目,投资 35 亿元的国宏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项目,投资 15 亿元的卡博特CB项目,投资 7.2亿元的日本小松工业园项目,投资 4.9亿元的马来西亚森达美港口项目,投资9亿多元的民生煤化公司焦化深加工项目,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支撑。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2家,过 5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的28家,过亿元的260家;已有 23个世界 500强投资项目落户济宁。

  随着“转型” 的深入推进,济宁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拐点”意义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三超一优一降”:煤电产业为主导的格局已经打破,制造业增加值明显超过煤电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超过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明显超过 GDP增幅;投资结构开始优化,前三季度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幅分别达到 51.9% 、80% 和 37.2% ;节能减排主要指标降幅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李雨思)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