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资源型城市转战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9年12月21日 18:47   来源:本站整理   佚名

  济宁因煤而兴。煤电产业占济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 50% 。 2008 年,济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2 亿元,在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中名列第一。

  如今的济宁,却在望“煤” 止渴。 望“煤” ,即审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展望煤炭产业发展趋势;“止渴”,即抛弃一味依赖煤炭资源满足经济发展渴求的僵化思维,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努力迈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未雨绸缪谋转型

  济宁是煤城。 全市含煤区域面积 392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36% ;全市探明煤炭资源可采储量 140 亿吨,占山东省的 53% 以上。

  近几年,济宁市积极推进经济战略转型,着力改变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

  济宁的经济转型,是在资源尚处于“青壮年” 期时就明确提出的主动转型。据济宁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新斗介绍,从资源型城市的“年龄”来讲,济宁市属于“青壮年”,全市140 亿吨探明可采煤炭储量中,经济可采储量为 30 亿吨,按照每年开采1亿吨的速度计算,还可开采 30年。

  济宁为何要主动转型?

  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告诉笔者,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很容易“因煤而兴、因煤而衰”,走上“开采—兴盛—衰落”的老路。要想摆脱这一轨迹,必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

  本地煤炭产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为济宁市主动转型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压力。

  土地塌陷直接导致生存生活环境恶化,济宁市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塌陷地治理。李新斗说,因土地塌陷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又会给就业和社会保障造成不小的压力。

  与此同时,煤炭开采也束缚了济宁的城市规划建设。按现有规定,即使在城市规划区内,将有煤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也必须征得具有煤炭采矿权的企业同意。济宁这个拥有 800 多万人口的城市,被挤压在 50 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因而成了山东地级市中规模最小的城市,许多公共设施无法布局。

  此外,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的模式,造成所辖县市区“有煤则喜,无煤则忧”,形成了“煤炭依赖症”。在孙守刚看来,与煤炭枯竭的后果相比,这种“ 思想依赖”更让人担心。因此,济宁把经济战略转型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煤”尽其用多业兴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3个主业——原煤开采、煤化工、电解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去年煤化工和电解铝及机电成套装备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 50% 以上。”在兖矿集团,集团党委副书记宋国说。

  兖矿集团是山东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是济宁市区域范围内最大的矿业企业。兖矿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济宁市的经济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煤” 尽其用,是济宁推进经济战略转型的着力点之一。济宁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新斗介绍,济宁市专门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并从土地供应、行政收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煤炭企业投资非煤产业。

  国宏化工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为调整产业结构专门成立的子公司。公司党委书记王占东介绍,公司已经建成了一期50 万吨甲醇项目,二期 100 万吨甲醇项目和三期 60 万吨烯烃项目正在建设中。公司还规划配套建设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生产线,后期项目以前期项目产品为原料,产品精细程度依次提高。

  产业链条的延长,将不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甲醇产品为例,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下跌,但以甲醇为原料的烯烃等精细煤化工产品由于用途较甲醇广泛,附加值较高,价格影响不大。公司果断决定缓建甲醇生产线,转而投资 150亿元建设烯烃等三期项目。

  兖矿集团规定,煤化工产品利润每增加1 元,公司奖励 0.5 元。此举调动了旗下子公司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积极性,去年,集团煤化工产品产量达 350 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

  在煤电铝和机电成套装备产业方面,兖矿集团投资 34亿元建成 14 万吨电解铝项目,去年全面达产;投资 28.25亿元的 14 万吨新型工业铝型材项目,已于今年3 月试生产,该项目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铝挤压设备,项目投产后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装机水平最高的铝挤压材生产基地。集团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也将于年内开工。

  在延长煤炭产业链条的同时,兖矿集团着力培育接替产业,投资物流、制造业等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也取得初步成效。去年,非煤产业收入近 20亿元。

  为了改变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经济结构,济宁市还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全市开始呈现多业并兴的局面:

  ——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提升济宁高新区建设水平,加速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新能源及光电产业正加快形成,世界巨头台湾联电集团已确定在高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新能源和 LED 新光源纵向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

  —— 依托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产业聚集了数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山推推土机、小松挖掘机等重型机械产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 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建成全国大蒜生产加工交易集散中心、山东省渔湖产品生产加工交易集散中心、山东省优质大米生产加工交易集散中心,并打造出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等10大特色农副产品基地。

  —— 利用京杭大运河“ 黄金水道”优势,抓住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契机,发展运河物流业,规划在 3至5 年内将运河运输能力从目前的 4000 万吨/年提高到 1 亿吨/年。实施运河整体开发项目,整合各类码头、作业区、仓储服务区,扩大内河物流综合带动效应。

  —— 发挥“ 孔孟故里” 的文化品牌优势,提升文化旅游综合效益。

  随着经济战略转型的深入推进,济宁的经济发展开始显现积极变化,煤电产业为主导的格局已经打破,制造业增加值明显超过煤电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超过工业,服务业增加值明显超过 GDP 增幅。

  “转型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不为眼前之利所惑,不为一时之难所困。对碰到的难点要勇于突破,突破了就是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就能撑开今后发展的空间。”济宁市这样总结转型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

(责任编辑:李雨思)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