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 > 1982 > 经济事件 > 正文
中经搜索

温州“八大王”事件

2008年10月13日 15:46   来源:红网   
    1982年夏天的某个黄昏,镇干部突然把自行车停到胡金林家门口,小声对他说:“不行啦,要下大雨啦!”说完转身就走。胡金林知道自己大祸临头,飞奔回屋,从抽屉里拽出早就准备好的500斤粮票、2000元现金和各种证件,连妻子也来不及通知,赶在当夜12点警车呼啸着向他扑来之前,仓皇逃出了柳市镇。

    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在个私经济发源地温州,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等几人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被称为“八大王”事件。

    事实上,“八大王事件”仅仅是1982年经济整肃运动的冰山一角。到1982年底,全国立案各种经济犯罪16.4万件,判刑3万人,追缴款项3.2亿元。在“八大王事件”发生后的2年多时间里,温州和浙江的脚步缓慢了许多。经济整肃让私营经济遭遇第一次寒流,大大延缓了它的成长势头,特别是先发的浙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承受的冲击和压力最为明显。

    “八大王事件”并非偶然,国家动用政府机器,对民间力量突破旧体制的“急先锋”们做出遏制,明显有着超出经济以外的意味。

    直到1984年,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深感“八大王案不翻,温州经济搞活无望”。他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部案卷进行复查,被捕的几个人才被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而后恢复名誉,归还已经被没收的财产。

    回想当年,“八大王”之所以会被列为重大经济犯罪分子、全国重点打击对象,一是其标本性和群体性,另一原因是事发地为众矢之的的温州。

    1983年前后,温州的个体工商企业已占全国总数的1/10。“一双手”、“两条腿”、“三分邮票”、“四小产品”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使温州人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资本积累。

    在这个中国私营企业最早萌芽的地方,争议与喧嚣长期存在。在一些人眼中,它是资本主义的温床,而在另一些人的心目中,它是市场经济的“麦加”。每一次的观念交锋,温州总是首当其冲,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成为了改革立场的“温度表”。

    从1982年“八大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到 1985年“温州模式”被正式提出,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被称为“奇迹”。这番历程,是我国个私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