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2025年5月20日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福旺国医堂创始人唐恢天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是我国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令他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在他看来,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是对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肯定,更为民营经济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中医药历经千年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与防治体系,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与养生理念,至今在慢病管理、康养调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与数字技术浪潮的双重驱动下,中医药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如何在传承中坚守根基,在创新中开拓未来,成为摆在所有中医药企业面前的时代考卷。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唐恢天表示,福旺国医堂一直坚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探索。其团队独创的“中药手术刀”体系,通过特定中药组合实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和软坚散结,有望替代手术干预,在多种病例中展现显著疗效。这种“以药代刀”的创新,不仅减少患者创伤,也彰显中医在外科领域的独特价值。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0多年的从业经历让唐恢天深刻意识到,真正的中医现代化不在于实验室数据,而在于“望闻问切”的人文温度与实际疗效。他提出三个坚持:以疗效为导向,拒绝过度医疗,践行“能一剂治愈绝不两剂”的用药原则;与此同时,推动理论创新,将“肾为万病之源”等传统理论与现代病理学结合;针对“人才瓶颈”,唐恢天联合高校建立“师承制+现代医学”培养体系,年输送合格中医师百余名。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释放利好,为中医药行业注入强心剂。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直指中药质量提升,力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政策的密集出台,为中医药产业擘画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唐恢天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则是以清晰的制度保障和务实的扶持措施,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全新滋养。
唐恢天介绍,福旺国医堂团队深入钻研桂药药材的功效与应用,聚焦“药食同源”领域,对黄精、酸枣、薏仁等品种进行深度开发,通过科学的配比与精心研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养生产品,既保留八桂大地优质药材的自然风味,又充分发挥其养生保健功能,让中医药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针对“服用不便”,福旺国医堂建立全国冷链配送网络,实现中药代煎服务覆盖28个省份;针对“口感差”,通过口感好的中药材调味,使中药汤剂适口性提升60%。
“《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与福旺国医堂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唐恢天表示,企业通过“就业+诊疗+康养”创新机制,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全面支持和服务,并采用针灸推拿、药膳食疗、细胞功能检测等多种手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药产业的最大机遇,在于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智慧。着眼未来,唐恢天表示,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保障与政策推动下,福旺国医堂将继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转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比如,加强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造自有中药材品牌;通过“互联网+”,让优质“桂味”药材及“中医手术刀”等特色诊疗服务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广泛群体。(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