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流感撞上肺炎球菌,危害不容小视

2025-03-21 1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郭文培)“这是典型的‘流感搭台细菌唱戏’造成的后果,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发重症肺炎。同时流感还会削弱免疫防御,使肺炎有机会快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冬春季节是流感、肺炎的高发季节,谈及流感季里大家唏嘘不已的名人因流感导致肺炎而离世的病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提示,临床上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成年人肺炎的死亡率虽低于老年人,但若合并基础疾病或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对肺炎球菌:抗生素防线已不堪重负

  “‘一老一小’已成为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群体,其中老年人更是以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蒋荣猛指出,“据《柳叶刀》发布的关于1990-2021横跨三十多年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估计,中国肺炎球菌疾病负担也很严重。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十分常见,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还可能造成原有慢性病急性加重(其中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中国疾控中心呼吸道感染监测资料表明,2009-2019年在引起肺炎的9种细菌中,肺炎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葡和肺炎克雷伯菌位居前五。肺炎球菌性疾病是我国细菌性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导致侵袭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和非侵袭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等)等多种感染。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中国儿童及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以抗生素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像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有的地方监测到的数据显示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接近百分之百!”蒋荣猛教授感叹。

  专家呼吁:提高疫苗接种率,为健康筑牢防线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降低肺炎球菌相关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可节省大量住院费用和医疗支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家相关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专家共识》等共识技术文件,以及慢阻肺、社区获得性肺炎、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诊疗指南,均建议老年人应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2008年WHO已把肺炎球菌相关性疾病作为最优先的疫苗可预防疾病,也建议各国将肺炎球菌疫苗作为优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

  “在肺炎疫苗接种率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肺炎球菌导致的细菌性肺炎占比已经从首位下降到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梁晓峰说,“我国当前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疫苗接种率都不理想,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有些地区提供免费接种,响应率也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很大,听说今年有大量的流感疫苗过期销毁,非常令人痛心,因此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在可及性和服务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接种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医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当流感撞上肺炎球菌,危害不容小视

2025年03月21日 1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郭文培)“这是典型的‘流感搭台细菌唱戏’造成的后果,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发重症肺炎。同时流感还会削弱免疫防御,使肺炎有机会快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冬春季节是流感、肺炎的高发季节,谈及流感季里大家唏嘘不已的名人因流感导致肺炎而离世的病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提示,临床上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成年人肺炎的死亡率虽低于老年人,但若合并基础疾病或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对肺炎球菌:抗生素防线已不堪重负

  “‘一老一小’已成为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群体,其中老年人更是以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蒋荣猛指出,“据《柳叶刀》发布的关于1990-2021横跨三十多年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估计,中国肺炎球菌疾病负担也很严重。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十分常见,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还可能造成原有慢性病急性加重(其中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中国疾控中心呼吸道感染监测资料表明,2009-2019年在引起肺炎的9种细菌中,肺炎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葡和肺炎克雷伯菌位居前五。肺炎球菌性疾病是我国细菌性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导致侵袭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和非侵袭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等)等多种感染。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中国儿童及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以抗生素为主,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像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有的地方监测到的数据显示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接近百分之百!”蒋荣猛教授感叹。

  专家呼吁:提高疫苗接种率,为健康筑牢防线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降低肺炎球菌相关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可节省大量住院费用和医疗支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家相关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专家共识》等共识技术文件,以及慢阻肺、社区获得性肺炎、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诊疗指南,均建议老年人应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2008年WHO已把肺炎球菌相关性疾病作为最优先的疫苗可预防疾病,也建议各国将肺炎球菌疫苗作为优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

  “在肺炎疫苗接种率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肺炎球菌导致的细菌性肺炎占比已经从首位下降到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梁晓峰说,“我国当前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疫苗接种率都不理想,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有些地区提供免费接种,响应率也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很大,听说今年有大量的流感疫苗过期销毁,非常令人痛心,因此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在可及性和服务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接种率。”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