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媒:构筑总部经济也看“内生性” 不仅依赖外部吸引

2018年01月23日 09: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23日讯 据外媒报道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英文为Suzhou Industrial Park,简称SIP)正成为中国铸造高价值产业群落的愿景中“一道引领之光”。也因此,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即包括了构建国内外企业总部聚集地这一核心要素。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旭东向记者表示,园区经过23年开发建设,早已步出单纯的制造业驱动阶段。不再仅是一个制造业基地,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群发展亦生机勃勃,诸如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等。

  “近年来园区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新经济的崛起为区域发展能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周旭东说,“而总部经济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相信,这是一条促进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功能转型跨越的正确路径。”

  在周旭东看来,企业总部的集聚将为一座城市的“综合福祉”带来多维度的效应。“我们认为主要效应有:税收贡献;消费带动;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资本的再创造;以及对于相关产业带来发展的‘乘数效应’等等,”他指出。

  苏州工业园区广阔的产业集群腹地为企业总部的投资者带来打通和延伸上下游链条、以及整合制造、研发、营销和专业服务环节的良好机遇。

  此外,园区籍以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与水路系统而与中国各主要城市相连。从苏州工业园区出发,高铁20分钟到达上海、5个小时可达北京。

  据悉,近批落户园区的企业总部就包括——苹果公司、哈金森、普利司通、欧莱雅、强生、阿迪达斯、保利协鑫、飞利浦、周大福、三星、松下、中欧商学院等等。

  内生成长于夯实的产业集群

  最近,苏州工业园区在城铁火车站附近划出一块区域,专门成立企业总部基地。其重点吸引的总部企业涵盖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其多为意在行使投资总部、研发总部、结算中心、销售总部等职能——以及看好园区发展生态圈的其它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总部。围绕企业的不同需求,总部基地提供四大类楼宇产品,标准层面积从13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不等。

  从准入标准而言,申请在企业总部基地用地的企业母公司资产须达25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形成纳税总额不低于每万平方米3000万元人民币。

  入驻总部基地的企业还将期待一个无与伦比的、被园区规划者命名为“总部活力环”的周边配套:串联轨道换乘枢纽、珠泾河休闲水廊和总部办公功能空间,沿环线布有商务服务、娱乐、会议展示、文化体育等特色功能。

  根据2017年底出台的支持性政策,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并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可获得一揽子激励与扶持,其中包括三年内办公用房租金50%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购置办公用房款10%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土地使用权益保障、税收贡献奖励、及其他定制化的激励政策。

  在人才安居方面,落户企业总部高管人才亦可享有薪酬津贴、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便利化措施安排。

  秉承“人才为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教科创新区则是又一个输送充沛人才的活力管道。该区域聚集了全世界诸多领先高校建有分校或研究机构,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截止发稿时,据介绍,经苏州工业园区认定的企业总部已达81家、其中38家为跨国公司地区(或功能性)总部。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园区鼓励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的纲领性政策最早出台于2003年,事实上,自苏州工业园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就有企业的各类总部机构开始集聚。

  据园区经发委副主任祝欢介绍,随着越来越多创新型科技公司在园区驻扎,以及不少企业成功上市,到了这个阶段就有相当多的企业会将其一个或多个核心部门升级为总部。

  “可以说,企业总部的内生性来源有三个,”祝欢进一步阐释道,“它们包括——制造型企业的控股投资公司;制造业以外衍生而出的相关管理职能上升为总部;科技型企业在资本或者估值达到一定能级高度后形成的总部需求……所有这些都具有显著的内生性,而不仅仅依赖从外部吸引。”

  无疑,新兴的总部经济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构成了“双赢”。据不完全测算,总部经济中的企业平均而言具有相当于传统工业企业7倍之高的纳税能力(编者注:以占地每平方米纳税额比较而得)。

  优化总部经济生态圈

  在祝欢看来,园区于城市功能、产业推进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吸引企业设立总部的核心因素之一。

  对此,园区总部基地招商部门负责人俞中远也表示认同。他说,“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园区发达的经济和稍慢一些的生活节奏(相对其毗邻的大都会上海而言)两者独特的组合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优势。”

  俞中远还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的品牌积淀,尤以高效的政府服务、出色的城市设施和生活质量而闻名,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当然,在强调苏州就企业总部落址地而言,与京沪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同时,祝欢表示,差异化地来定位苏州工业园区仍然至关重要。

  “首先,园区二十多年来累积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优势,使得那些希望靠近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企业十分钟意这里的产业配套;同时,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产业的集聚,”祝欢解释说,“在先进和高端的产业集聚之前,首先是人的集聚。因此,创建一个富有魅力的城市——亲商安商、宜居宜业、具有吸引精英人才的创新体系,等等——恰是构筑新经济高地的非凡却须先行之举。”

  “这也是园区有别于上海或者北京企业总部经济圈的辨识度所在,”他说。

  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发展

  诚然,即便在中国一线城市建立起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也曾遭遇过一些质疑之声,其中包括“运营能级度低”、“未能担负起‘大脑’的功能”等批评,此外,还有诸如外汇管制政策等带来的业务拓展局限。

  对此祝欢表示,“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果一个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重视度足够高,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而至于涉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等政策问题,中国正处于和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之中;纵向地说,如今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也要比10-20年前更加活跃和成功。可以预见,上述问题也会随着时日而逐渐消减。”

  他特别以行将填补中国内地开放区域空白的“自由贸易港”(从“自贸区”到“自贸港”,一字之差,但意味着货物贸易、人才和资金流动的更高开放度)为例,阐释了现行的一些政策限制随着发展而式微乃不可阻逆的、“大潮的方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于2017年底在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基地设立了校友总会。该会秘书长丁杰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在众多候选的落址城市中脱颖而出,核心因素之一是其国际化人才云集、以及拥有出众的跨国公司机构资源。

  “这是一个完美的匹配,因为很多中欧的校友就是跨国企业的高管,”丁杰说,“此外,园区已经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地区总部或者功能性总部机构,他们将成为我们今后在这里开展高层经理培训、研讨会、行业峰会等活动的最佳合作伙伴。”

  丁杰亦表示园区高效的政府服务、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及距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总校区较近的区位优势,都是选址决策中的重要考量。

  而另一家总部机构的落户企业是中衡设计集团。该公司于2014年成为中国建筑设计行业首家IPO上市的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并为客户提供合乎国际惯例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

  公司副总经理徐海英表示,“在集聚资源优势、助力企业走出去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总部经济政策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作为一家生于苏州的自主品牌企业,我们拾获了勇于拓展全国、乃至更广阔市场的发展底气和志气。”(综合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汤姆森路透社、雅虎财经以及道琼斯MarketWatch等新闻社报道

(责任编辑:王惠绵)

精彩图片

外媒:构筑总部经济也看“内生性” 不仅依赖外部吸引

2018-01-23 09: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