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零碳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025-03-10 11: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佳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零碳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025年03月10日 11: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环报记者徐卫星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零碳产业园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意义重大。零碳产业园通过整合绿色能源、低碳技术与创新管理模式,形成“零碳技术—零碳场景—零碳产业”生态链,有效降低碳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刘怀平提交了关于高质量推进零碳产业园建设的建议。他表示,目前我国的零碳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面临瓶颈,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当前零碳园区的总体建设仍处于较为分散的阶段,全面推广和规模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虽然部分企业开展了零碳工厂的试点,但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园区。尽管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但在落实细则、执行标准等方面仍需优化。同时,碳金融市场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规范的交易规则,难以充分发挥金融对零碳园区建设的支撑作用。”刘怀平表示。

  他还介绍,在技术应用上,目前,零碳园区依赖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储能等技术虽有一定发展,但仍未完全成熟。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导致能源供应稳定性不足,而储能技术在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及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瓶颈,难以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零碳产业园建设需要巨额前期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应用及能源存储系统搭建。但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且收益不确定,加之绿电交易及碳交易等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难以借此获取稳定收益,也极大地抑制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刘怀平说。

  因此,就高质量推进零碳产业园建设,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刘怀平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国家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探索推进零碳园区建设,顶层设计是重要驱动。建议将零碳产业园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并建立专项规划,明确分阶段目标,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园区。同时,建议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协调小组,通过定期联席会议解决能源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等重大问题,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政策协同性和执行效率,强化国家在零碳产业园区顶层设计中的引领作用。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与市场机制。建议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对入驻零碳产业园的企业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对采用先进低碳技术设备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或投资抵免,以降低运营成本。设立国家级专项补贴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并鼓励地方政府配套补贴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建议完善绿电交易及碳金融市场规则,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专项产品,同时支持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拓宽资金来源。

  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与成果转化。建议国家财政加大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高效储能以及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领域的资金投入,并设立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专项基金,支持相关科研项目。建议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及实验室,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促进国内技术升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成功实现成果落地应用的企业给予奖励,加速新兴技术推广。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议高校进一步强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设立,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应根据零碳产业园区建设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并设立奖励基金鼓励创新贡献者。

  加强示范试点与经验推广。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类型,选择园区开展零碳产业园建设示范试点。总结试点在技术应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与运营管理经验。通过举办零碳产业园建设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等活动,加强对建设理念、技术、成果的宣传推广。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零碳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成功案例,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建立零碳产业园建设经验交流平台,鼓励先进园区与其他园区开展结对帮扶,分享经验与技术成果,共同推动零碳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秦佳鸣)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