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浙江台州助企纾困体现治水“温度”

2022年07月19日 10:19   来源:中国环境报   

  罗国根 周海伦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致力于提升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解决企业污水处理难题,实施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分类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重点行业系统治

  临海医化园区“大量废水偷排渗漏,地下水污染严重”“杜下浦河水质污染严重,多个指标超劣Ⅴ类”两项问题曝光后,台州市全面开展了全市医化园区环境整治。

  一是突出问题整治。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原则,对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或依法停产,对不具备整改条件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关闭。坚持“三维治水”(地上、地表、地下联治),实行重污染置换、中污染防控、轻污染跟踪(政府抽查、企业自测)的分区防治措施。截至今年一季度,临海市杜下浦河地表水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平均浓度较整治前分别下降56.3%、37.6%、83.6%;临海医化园区地下水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平均浓度较整治前分别下降38.5%、51.6%和74.8%。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台州医药产业布局现状,调整优化现有医化园区发展定位、严格项目准入、淘汰落后产能,谋划打造新的绿色医药集聚大平台。

  三是提升装备设施。推动软硬件联改,硬件做加法,推动生产装备改造升级,生产车间更新换代,完成厂区雨污、清污分流改造,全面清理地下管线和地下收集池,建成园区公共管廊,污水架空输送至污水厂,实现污染全过程可视可控。软件做乘法,实施“一报一码一机制”,倒逼企业加速产业升级。一报是“一月一专报”,一码是应用“三色企业环保码”,对企业分类管理,一机制是建立问题发现、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

  四是提高监管能力。全面推广建设废水处理设施过程监控系统、土壤(地下水)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雨水排放口在线监测、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等一系列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监测监控体系,实现从“人防”到“智控”的转变,提高监管效能。

  五是让环境保护理念入脑入心。台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全市医化行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培训会。仙居县举办“医化园区环境保护大讲堂”,邀请环保领域专家每周开课,同时建立以企业环保负责人集中学、上门普及分散学、企业内部层层学的立体学习体系,最终实现园区全覆盖、无死角的学习宣传氛围。

  经过两年多的整治,台州市医化行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治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小微企业集中治

  台州市小微企业众多,是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小微企业空间布局分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使废水处理和监管成了难题。这既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又是部门监管的痛点。小微企业若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最终可能会因为治理成本高、转移处置难、缺乏环保专业管理人才等问题难以有效实施,不仅无法妥善处置废水,更加重企业负担。台州市在坚持水环境整治的同时体现治理温度,探索化零为整助共富、生产废水集中处理等新管理模式。

  黄岩区高桥镇下浦郑村的传统米面产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米面销量占台州市场的60%以上,但家家户户分散加工的模式不仅效能低,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提升产业效能,实现绿色、低碳生产,环保部门指导下浦郑村建立了9家半机械化的作坊式小微产业园,让分散式的家庭作坊集中生产,并对加工废水排放集中处理。完成米面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建设后,将实现年产干米面6000吨、产值5000万元以上。完成三期累计投产后实现年产值1.25亿元以上,年利用大米等原料1亿吨以上。不仅建立了省内首条浙江风味特色的米面制品自动化生产线,还在省内率先实现米浆水高值化综合利用,在减轻村民负担的同时实现了农副产品加工作业废水规范化整治,为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增添绿色底色。

  在温岭市,小微企业占当地工业企业总数的92.7%,小微企业废水处置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尤为严重。为此,温岭市率先开展了基于物联网的小微企业废水收运体系建设。此外,路桥区、临海市、玉环市、天台县等地先后建成4个电镀园区集中处理设施。其中,玉环的福天宝电镀废水零排放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化废为宝、电镀废水“零排放”。

  接下来,台州市将进一步构建区域型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理模式,逐步完善各行业企业废水的收集与处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